语文教学识字之浅谈

2019-09-10 18:45陈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汉字结构

陈娟

摘要:汉字是汉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体系和系统。其中使用的多种结构类型,体现造字者的思维法则。因此,对汉字的学习,可通过对它的部件的区别,达到正确认字、写字的目的。

关键词:汉字;结构;识字方法

引言

在识字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识字写字,这是目的。不过,在达成这个目的的过程中,没有让孩子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往往需要孩子反复机械书写才能记住。所以,我觉得在进行教学时采用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多样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孩子有兴趣了,才能又快又牢固的记字。

在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当属汉字教学,《课标》中也已经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识字作了要求。很明显,作为学生,首先我们得认识这3500个汉字,但我们能做到只是认识而已吗?不,我们还得学会正确书写。有人肯定会说3500字,小事一桩!但真是这样吗?不妨试试,根据拼音写一下汉字:

gǎn mào  gān gà  zhú gāo  hù jí   kū gǎo  lā tà

感             尬   竹       户      枯         遢

如果都写对了,那恭喜你!而且我能猜到你的工作肯定和文字有关,或者爱好书写!如果写错的话,不妨看看我的一点浅薄文字,希望能帮助你多写几个正确的汉字。

一、追根溯源来辨析汉字

之所以先说这点,很明显,是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在这儿,我最喜欢给学生举“炙”和“灸”两字。“灸”是会意字,上边一块肉,下面火在烤,发出“吱吱”的声音,所以它就念“zhì”。而且它的意思就是“烤”,“烤熟的肉”。延伸到后面,就有了“炙热”,“炙手可热”等词语。而“灸”是形声字,上面无意,只借用其声,而下面是“火”,说明这字还和“火”有关。它的意思在字典里就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

像这样的还有“肓”和“盲”,两个都是形声字。“肓”,从“肉”亡声。这个“月”旁我要说一下,现在的学生经常以为和“月”有关,其实它应该念“肉旁”,和肉有关,比如:肝、脏、脾、腰、肾……再回到“肓”,这个是指人心脏和隔膜之间的位置,所以有成语“病入膏肓”。顺便说一下“膏”字,也是“月”旁,在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所以生病到了心脏那儿,对古人来说就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再延伸一下“育”,肓上多一点,咱们可以这样理解:养育一个孩子就是把他放在心尖上。

而“盲”,下面是“目”,说明和眼睛有关,眼睛死亡了,自然就“盲”了。自然而然就有了“盲干”、“盲点”、“盲人摸象”这些词语,都是些不好的意思。再比如“雎”(“且”有加强、加力之意)与“睢”(仰视之意);“锤”(“ 钅”与铁有关)和“陲”(“阝”与土地有关),有兴趣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

二、成语典故来识记汉字

我们所学的很多成语都会有自己的典故,所以就可以通过故事内容来识记汉字。如“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以“源”不能作“园”。还有“墨守成规”指墨子擅守城,所以是“墨”而非“默”。“弹冠相庆”,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因而“冠”不能作“管”。还有很多:揠(压)苗助长、守株待(逮)兔、暗度陈(成)仓、黄粱(梁)一梦……我们既可以了解故事,可以以此来识汉字,一举两得。

三、“音形义”来区别记字

中国汉字有很多相似的,或改其偏旁,或移动其中一些笔画,另成为一字。这时,我们可以从汉字的“音”“形”“义”来辨别。在这儿我举例说明一下:

以音辨字。如“沓”念tà(从“水”从“曰”,说话像流水)和“杳”念yǎo(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于树木下,天色昏暗)。“徙”念xǐ(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和“徒”(从辵(chuò),步行也)。

回头看看我举的例子,其实在讲解字时,完全可以追根溯源寻找他们的区别,然后正确读出它的读音。有时,我甚至想,如果从一开始老师教识字,就像画画一样将字画出来,将它的原意讲解,学生识字会不会牢固一点?汉字书写会不会就不那么单调了?

以形辨字。这个可以抓住偏旁来分辨。如“缉”(“ 纟”为绳索之意)和辑(车厢之意),所以“缉拿”不能为“辑拿”。再如:澡、燥、躁、噪,有“水”就有“洗澡”,有“火”就有“燥热”,有“足”就有“躁动”,有“口”就有“噪音”。下面,你不妨用这个方法来分辨一下“辍”“掇”“缀”“啜”,弄清他们的区别了吗?

如果看懂了我的方法,不妨用它來填一填以下几句诗:

A、()无时夜叩门            B、谁家新()啄春泥

C、闻说鸡鸣见日()         D、东风不与周()便

他们的答案分别是:拄杖(拄为手拿,自然为“扌”。拐杖为木头所做,因而为“木”旁);燕(可以这样理解,燕子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你见那只大雁往家里飞了!且“雁”在古文中表思念之意);升(是升起,不是生出来);郎(前面我说过“ 阝”与土地有关,从邑,良声。后来延伸为在封地做官的人)。

结语:

识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平时积累、沉淀。如果正在读书,不妨认真对待书写;如果已经工作,不妨在翻阅书籍时,用笔画画写写;如果已年老,也别放弃识字,那么有趣的汉字,你不妨也探究探究它的根源,从中寻找一些乐趣。

多识点字吧!他们就像中国文化的精灵,有时调皮,但更多的是可爱!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汉字结构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