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17年发布了高中语文新课标,此课标“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设计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概念首次在课标中出现,如何理解这一概念?此任务群课程化的转化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实施这一学习任务群?明白这些问题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内涵 问题和实施策略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一)明确什么是“跨媒介阅读”?
想厘清“跨媒介阅读”的概念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媒介”。“媒介”在英文中常用复数形式是“media”,是现代传播学的一个概念,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英国文化研究者雷蒙·威廉斯则是这样定义“媒介”的:从宏观上来说是中介机构或中间物;是指技术层面上的媒介;指媒介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媒体,本文也是从这个层次来阐释“媒介”。“媒介”: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图画、文字声音等信息符号本身就是媒介;而展览、电视、书刊杂志、广播、网络和移动终端等承载信息符号的介质也是媒介。
而所谓“跨媒介”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某一种纸质文本的媒介,是综合了一种以上的媒介工具。“跨媒介阅读”实际上是由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移动终端媒体等多种介质组合的阅读模式,阅读者通过对语言文字,数据,绘画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的阅读和表达来解码信息的过程。这一个“跨”字,架设了语言文字符号与不同媒介盘旋贯通的“立交桥”,“跨”既强调跨越,不局限于一种媒介,更重视整合,整合不同媒介来辨别呈现并表达所需要的丰富的信息,整合的过程体现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上,与语文核心素养相联系,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重要观念,这些品格、能力、观念不可能直接传递,学生只有在尽力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而学生在对跨媒介传播时语言文字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说话方式进行体认及辨析后,運用跨媒介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搜集处理信息、运用语言文字的必备素养。
(二)此任务群中“阅读”和“交流”的关系
“跨媒介阅读和交流”任务群有两个清晰的指向,一是“阅读”要求我们知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在不同的媒介中比如声音、文字、视频和图像等获取和处理信息。二是“交流”,指向的是信息的呈现和表达,在了解各种媒介的特点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去表达和交流,跨媒介交流的本质是借助媒介交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媒介本身的特性就渗透到交流活动之中,比如可以利用视频、实物展览、音乐等跨媒介来进行双向交流。“阅读”是进行“跨媒介交流”的前提,但交流的功能不仅仅是传达出阅读的结果这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阅读者不是仅被动接收信息,阅读者通过多种媒介比如微信、微博等在接收作者信息的过程中通过编辑、分享、转发、评论等途径与作者,其他读者之间互动生成一个又一个新信息,此时的阅读者又变成了信息的编纂者。由此我们可以把此任务群中的“阅读”和“交流”理解为互相推动的关系,既推动了自己对信息由更全面认识和更多元渠道的表达形式又推动他人对信息的一个再阅读和再分享。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课程化的问题
(一)阅读方式的转化
传统的纸质阅读向跨媒介阅读转化的过程中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阅读方式的转化。在互联网+的时代,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屏幕介质的时代,人们阅读的介质越来越电子化,信息化,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等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的纸质媒介阅读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由单一的线性阅读转变为对文字、图像、影像、音频以及交互体验等形式相结合的非线性阅读,这也意味着人们的思维开始转向屏幕思维、影像思维,而这也正是跨媒介阅读的思维模式。有了跨媒介阅读的方式,会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使学生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声、旋律、节奏等带来的听觉效果等给学生打开阅读理解的新思路。
阅读方式的转化势必会引起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阅读习惯等问题,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向适应跨媒介阅读这样一种高要求的阅读形式?不同媒介的互相转换交融学生如何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落实“跨媒体阅读和交流”学习任务群。现在的阅读载体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能够容纳文字、声音、视频、图像、音乐、动画等为一体的超文本载体,这种阅读载体的变化可以使我们随心所欲、随时随地的阅读海量的信息,学生如何在多媒介载体阅读中获取整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维呢?新课标指出,学生在跨媒介阅读时,在海量的信息中要让学生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辨别。比如: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对媒介中“角色定型”有辩证的认识;能区分事实与虚伪,并对媒介叙事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做出判断。甚至需要能对不同媒介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事实上是要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阅读。
其次是学生阅读习惯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学生在读《红楼梦》这本著作时,学生阅读进行到前几章时就会终止,或没兴趣或者觉得根本进行不下去,但是当学生去观看影视或者观看一些舞台剧他们便能完整的看下来,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学生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那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能充分利用到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如触觉、听觉、视觉等,契合学生现在的阅读习惯。
再次是学生在进行跨媒介阅读时不同的媒介语言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在跨媒介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碰到的就是文学类作品与影视剧的结合问题,这是集声音、文字、视频与一体的跨媒介阅读。那么学生在从文本向影视“跨”的过程中,如何把影视与文本很好地整合,“跨”的基础是不同媒介语言的相互转换。首先学生要了解影视媒介这个工具特点和语言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需要找出这影视与文字媒介不同语言表达的形式整合点,才能有效的进行跨媒介阅读。
(二)课堂形式的转化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2017 年版)》正式发布之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指出了一个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即借助媒介进行学习和交流。于是课堂上开始巧借多媒体、移动网络等功能,利用其强大的超媒体功能,多渠道的信息呈现方式,给学生以视、听感官的刺激,使课堂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一体,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很好地把微信与语文课堂文本学习很好地结合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解决。我们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篇文本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微信來进行此课文的学习。在指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课文预习时,老师可以把杜甫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的原文、此诗歌的朗诵音频,以及杜甫的相关资料等发到微信群或者在微信群中发送一个相关的网上资源的超链接,多角度传递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人翁;同时在群公告中发布预习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试着理解本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了解“为...所...的句式特点”(2)标记并借用各种辅助工具了解生字词;(3)了解诗歌朗读的特点。而学生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合作、交流性学习,整合他人不同的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信息判断。这也可以很好地实现“跨媒介阅读和交流”的“阅读”和“交流”指向目标。而语文老师在微信群中要扮演者一个向导的角色发布或推送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将课文的重难点以“思考题”的形式预先交给学生,以做好学习准备。
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微信课堂设置这样一个讨论专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杜甫为什么在自己衣不蔽体的情况下依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叹?如果此时此刻你是杜甫你会怎么做?然后再请同学们就课前复习的情况讨论一下杜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设立讨论专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开展讨论论,学生不仅达到利用多种媒介获取所需信息来进行阅读和交流的目的,还通过各种讨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后复习这块儿,可以一改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形式,我们可以在微信群中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微视频以及重难点的微课,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吻合的拓展研究。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教学后,把本课中的生字如“罥”“坳”“衾”等标准读音、笔顺、字义等内容在微信课堂中进行发布;最后还可以请小组长把本组完成优秀的家庭作业用手机拍照以图片的形式晒到群里,再次让学生以更直观的图片信息的视觉体验来感受大家学习的成果。总之,利用微信的多种功能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使得语文课堂更具有活力,同时利用学生都熟悉的微信这一软件,让学生能够更切实的完成了新课标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对培养学生语言和掌握多种媒介的核心素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2]沈继睿.媒介技术的哲学研究[D].东南大学哲学,2015.
[3]顾之川.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材、教学及评价[J].语文建设,2018.12.
[4]程元.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思考[J].语文建设,2018.10.
(作者介绍:梁妍妍,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