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龙
摘要:自 1980 年以来,我过国艺术设计教育一直处于升温状态,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地提高,同时门槛也有所提高。然而在信息化的冲击下,原有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太过老旧,理论与实践没有完好的相结合,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低。艺术设计教学如何改革?怎样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但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不单单只靠高校来完成,这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和观念能够得到升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型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新型人才体现在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型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一、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创新型教育
创新型教育的重点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创新。但创新型教育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对基础教育的照本宣科,而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创新型教育。换而言之,创新型教育要重视基础教育,创新型教育的要求是把人的潜力无限度地开发出来。而当今社会,老师成为了学生的示范,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从基础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实现学生的发展。而当下的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而成绩更是成为判断学生是否优劣的标准。这也就导致学生为学习方法和考试所困,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特长,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创新型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激发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从而找到自己施展的平台。
二、艺术专业的教育必须加强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详细地分析市场流行的趋势。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型能力的培养,但绝不是只教简单的技法,而是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完整的教学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战场是教学环境的创新,其次是专业指导老师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寓教
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能力,增设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目前的单一模式转为多元化的教研方式,开展多元化的调研,让学生走出校门,根据自己学习内容的需求、艺术专业的设计项目实施调研。经常带学生在大型超市、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总之,要让学生在调研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让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学校鼓励学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参与企业举办的一些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改变纸上谈兵的现状。这样学生能尽快适应由课堂向职业场所的转变,可以减少许多就业中的麻烦。创造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一体的教学模式,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努力。现代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基础的教学模式上,加入新的元素,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注重学生的创新
型思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为人师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应当开阔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将艺术设计渗透到实践教学中。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育出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对于不同特色的学生应该因类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育,不与学生进行交流,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与传统的教学又有何区别。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心声,多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在思想上擦出火花。在知识的培养上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使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专业的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四、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
考核模式的改革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考核机构进行客观的评价。而这个评价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除了考核教学大纲的内容以外,还应该评价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評价机构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这样评价的时候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而不再是以前单一的考试。也可以通过答辩的方式,这样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创新型能力培养的状况,从而判断出学生对艺术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自身的能力是否得到太高。以此为他们打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考核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目前制约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老教师传授经验给青年教师、选派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也可以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中优秀的人才担任教学任务,教授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及技师精湛的技艺,而且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以后的角色转换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也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五、结束语
教育实践活动首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培育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也是教育目的。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活动起步的较晚,艺术设计教学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而这需要更多的人通过不断努力地探索和实践研究,找出一条适合中国艺术活动发展的道路,为我们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金广 . 浅谈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J]. 艺术教育 .2007(6).
[2] 郑斌 . 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J]. 装饰,2002(8).
[3] 刘军 . 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J]. 广西艺术学院报,2005(10).
[4] 郑哲 . 置换思维与艺术设计创新探析 [J]. 美术大观,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