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 中的常用形式,读写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强化,随之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意境优化。语文教学中,可同步实现读写的整合,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阅读累积写作的素材,通过写作分析阅读的情感,读写过程中可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优势便于因材施教,另外在小学语文的读写环节,教师可帮助学生搜集适合他们的读物,基于课内外的阅读拓展认识,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
引言: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者融合,双向化的提供学习的资源,期间教师应改变自己过多干预的习惯,让学生也独立的开展阅读创作,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形成累积写作素材的认识,创建出轻松自由的环境,同时给于学生表现的机会,改变以往枯燥性讲评的模式,让语文互动过程变得妙趣横生,学生的读写意识也逐渐提高。
一、积累语言,为“读、写”提供资源
1.培养学习兴趣
读写都应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总是被动的记忆知识,抄袭作品,教师应鼓励学生定期展开阅读分享,结合自己近期搜集的阅读材料与大家共同分享,同时也加深自己的记忆,如某学生课堂上不听讲,教师惩罚他背诵一段自己近期阅读中了解到的名言警句,这样学生课后就更加积极的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解读一段学过的文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创新观点鼓励学生写到作文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读写信心。
2.边读边写
边读边写可以进行仿写、扩写,这些都可以在语文文章的学习中,随文完成,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模仿一些比喻句等编写,也可以结合网络上一些优美的流行句式进行编创,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让学生足够具备自学能力。
3.学以致用
无论读写都应学以致用,生活中遇到美好的风景,鼓励学生去搜集与风景相近的古诗来形容,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将这些纳入写作当中,教师利用“读写结合和学用结合”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以及写作,这样学生在就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更为有用的是促使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得到更好的成长进步。
二、降低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现阶段主要是培养小学生们对文字的应用能力,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使学生不对写作产生压力,抱有思想负担,这样会抑制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不易于学生情感的表达,教师在训练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阅读的重要性,应该有效整合阅读和写作,实现两种能力的统一。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表达,教师让学生阅读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适当地降低难度,再让学生们自己创作,这样学生们在吸收了优秀作品的同时,会激发自己写作的欲望,提高寫作的兴趣。例如:在《桂林山水》中,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运用了许多的表现手法去描写桂林的山水,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感悟文字的优美,并注意文中表现手法的运用,通过感悟文字优美的意境,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文中有一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教师在课上重点分析这段描写,并让学生练习排比句式的写作。
三、激发想象,大胆构思创作
语文的学习也很注重想象能力,阅读的技巧在于想象作者处的情境,去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才能,大胆构思进行创作,在阅读中激发自己的想象能力,并能随时动笔,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性创作,给学生们一定自由的空间。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自由地表达,大胆地构思创作,有了想象力,学生们的创作能力会稳步提升,大大增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例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中,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有优点,谁也不要瞧不起谁,这篇文章教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并且文体很新颖,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中,仔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学习完本文后,教师要学生大胆想象,构思创作一篇寓言故事,向人们传递正确的思想,学生在阅读了本文后,会有一些灵感,在此基础上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应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1.明确阅读的目的
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找到明确的方向。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带来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启迪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第一,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就要求学生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通过广泛的阅读来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感悟和深入理解这些文章,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从而与作者引起共鸣,最终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阅读材料感兴趣,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激情下,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实践证明,阅读――积累――写作这种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
结语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需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这两部分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高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消除学生语文学习的恐惧心理,进而大大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效果。这也是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燕.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浅析[J].赤子,2015,(02).
[2]耿洁.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4,(12).
[3]李端节.小学高段语文阅读习惯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4.
[4]刘学君,李林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