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高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素质教育重要发展对象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人才的教育基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高素质教育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重点工作内容。本文通过分析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概况,提出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的作用,从而论述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高素质教育;高职体育;教育创新
引言
我国教育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对高职院校而言,首要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创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所以,在高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进行创新改革,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素质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一、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概况
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不但要重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高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来看,体育教学还存在局限性,院校领导对于体育这一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使高职体育教学进步速度缓慢。高职院校将体育教学单纯理解为锻炼学生身体,训练学生体育技能,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只重视户外体育活动,忽视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知识。在户外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通过机械的运动锻炼学生身体,忽视学生爱好和特长,教学缺少创新和针对性,使学生个性受到打压,身体得到锻炼,心智却得不到培养。高职院校教学的死板单一,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阻碍高职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的作用
(一)体育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高职院校认识到体育教学重要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全方位都能得到发展。体育课通过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到实践中,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课程中,能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使体育课变得多样和有趣,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使学生身体机能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身体免疫系统,减少生病的几率,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使学生身体更加健康,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变革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体育课程的不断深入,体育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不断加强,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耐性和意志能到充分锻炼。体育课程中竞技比赛的开展,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团队合作意识,比赛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应对挫折具有良好的心态,从而磨练学生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其具备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力。从高素质教育出发,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心理素质,全方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改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度
高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创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纳入素质培养拓展教学内容,通过体育锻炼,实现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综合培养的目的。高职教学模式随着教育领域教学观念更新要有所改变和创新,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采纳和学习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尽可能开设体育活动项目,增设体育器材供学生体育课程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对于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要通过潜力激发学生进取心,从而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对于體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体育训练之后,可以对其开展进一层次的训练,例如挑战赛的教学方法,在竞争中提升学生体育技能。除此之外,教师不能一心追求体育技能学生成绩,还应重视学生体育文化的传输。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体育赛事活跃教学氛围,创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体育教学内容能更好的实施,从而完成体育教学计划,出色的完成培养高素质体育技能人才的任务。
(二)加强学生心思素质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在体育竞赛中,学生除了具备良好技能知识作为基础,还要从各方面展示自己,这就需要学生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因此,高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心理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综合品质,更好适应高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在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心理素质关系到就业的成败,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就业面试中,很难更好的展示自己,进而容易被企业所淘汰,影响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交际水平,以便适应现在社会就业需求,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教师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对体育课程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思想境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但承担着体育教学任务,还要担负起大量体育指导工作和竞赛组织工作,发挥出及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思想道德修养。教师要根据体育专业培养计划,安排相关的身体素质培养锻炼方法,使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锻炼。对高职院校参加相关实训的学生要加强管理,并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远程教学,从而顺利完成体育课程计划。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做到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育人工作,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针对高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解决。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振宇.关于素质教育环境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7(03):73-74.
[2]袁凡.基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5):153-154.
作者简介:凡梦雅(1988.9-),女,本科学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体育教育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