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初中物理教学攻略

2019-09-10 07:22蒋志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物理

蒋志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之一,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应该找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注重学生知识的加工与内化,加强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性和互生性,注重班级纪律的管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攻略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097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那么教师就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质量的下降,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较为全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一般文化知识、通用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而当下的教师在这些知识方面存在着各种纰漏。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攻略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索和反思。

一、找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就像一个锁扣,有效地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传递,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与规划,提高知识框架的连贯性。很多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死板、机械,输入知识以灌输为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准确地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挂钩”,学生接受到知识具有强烈的陌生感,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适应才能较好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系统大大延误了教学的时间,冲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难以获得高速的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个台阶搭建者,要帮助学生铺好路,找准方向,层层攀登,在已有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之间找到合適的连接点,提高学生知识的熟悉感。

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教师教学的连接点分为上位法、下位法以及组合学习。所谓上位法是指教师先教给学生一个具有概括性的方法或者模式,在学习中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知识体系中,它是一个反方向的学习过程,即从抽象到具体。比如,教师在教授力学时,先教给学生力的概念,在学习摩擦力、浮力、重力等概念时,教师可以类比力的概念。所谓下位法是上位法的反方向学习,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仍然以力学为例,教师从浮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里可以抽象出力的概念。在教学中,不是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能够找到共同性,而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并列特征。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组合教学模式,组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具有同等地位的知识体系组合在一起,比如电力的串联和并联,电现象和磁现象,温度和热能等。组合教学更多的是运用对比思维,上位法和下位法是运用类比思维,它们共同建立学生的认知同化,以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固定点,延伸出更多的新知识。

二、注重知识的加工与内化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课学生对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准确的认识,可是一到学生自己私下应用知识时,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所体会到的东西具有许多的矛盾和问题。这实则反应了学生编译信息的能力、内化知识的能力以及长效记忆能力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接收信息,编译信息,加工内化知识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变换教学策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性和动手能力,给予一定时间和空间学习知识。物理是一门具有一定操作功能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说课方式,要学会灵活地转变教学模式,减少直白地说课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分析知识的主动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多元表征,研究表明过于单一、晦涩、暗淡的表达方式不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因此,教师要学会多引用简单的符号、图像、动画等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加强学生的记忆。

机械的灌输常常会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立体可感的情景却对学生的记忆有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将一些物理的应用场面呈现给学生,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更深入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在教学中,知识的内化与加工既与学生自己课后地深入学习相关,也与教师上课时采用地教学模式有关,上课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对课后的学习具有长效地促进作用。

三、加强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性和互生性

传统的教学过度地挖掘教师在学生中知识的促进性,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本身就是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而教师在教学中却对此熟视无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判断能力的不同,造就了学生看待问题视角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能够采用小组合作、团队合作以及集体合作的方式促进班集体整体的上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要求教师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作风。另外,整个班集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能够加强学生之间资源的共享,相互沟通学习的技能,围绕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讨论,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发掘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举办一些有趣的物理竞赛,形成“鲶鱼效应”。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可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班级的纪律管理

纪律是一个班级课堂成效的首要前提,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提高,但是青春的萌动,天性的好动造就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低,目标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依赖外界的管束。如果一个班级上课乱哄哄的,既会影响教师上课的情绪和上课的效率,又会影响一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导致学生之间很难形成相互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必须要做好班级纪律的管理工作。班级纪律管理主要有以下方式,第一,定条规,教师在一学期开始前就要给学生订立一定的管理规则。第二,在条规的管理上制定一定的奖惩,奖惩制度将对教师制定的规则进行有效的保障。第三,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选取一个最调皮的学生作为纪律管理委员。第四,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威信力,这对教师自身的魅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班级纪律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教师的资历、教学的心态、个人的素养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灵活地转换自身的角色,保持务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时俱进,勇往直前,不惧困难,敢于担当。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致力于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生!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