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
【摘 要】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观点的重新演绎,对于不同素质,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难度与深度可以帮助其获得有效的进步。这一观点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同样适用,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入衍生出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数学 分层教学 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003
面对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要求各不相同的现状,实行分层教学刻不容缓。但是教师如何有效落实分层教学,如何安排分层教学计划,如何将分层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出发,总结归纳了以下一些观点。
一、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背景
(一)打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感知力,因此在学习数学这件事情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未来发展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形成学生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则在于不同学生能力、素质上存在差异,分层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最契合自己学习层次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
(二)形成整体化的数学教学格局
因为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着差异性,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构建班级整体进步的良好教学格局。分层教学不是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完全隔离,而是通过对不同能力、素质、基础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弱化学生之间的差距,推动整体教学氛围的构建。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在大集体中产生过多的压力,从而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共同进步带来帮助。
二、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学生能力分层
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只有对学生层次的划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仅以数学成绩作为分层的参考,而是要多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合适的学习小组,根据异质性原则安排小组成员。其次,教师再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阶梯式的教学设计。例如某一小组的学生基础扎实,勤奋好学,学习能力出色,那么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减少基础教学时间,而设计更多的拓展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基础知识活用起来。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减少教学的负担,学生可以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从而发挥合理分组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層次的不同也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追求同一个学习高度,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选择匹配的目标。因此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认真解读教学要求,分析学生的学习等级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例如对于基础较差、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教学的目标是构建其扎实的数学基础,帮助他们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对于数学兴趣缺失、学习情绪低落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燃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能力出众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他们在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上获得突破。教师将教学的目标细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学生数学兴趣和信心的建立带来巨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法分层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学科内容,兼顾学生需求的主要载体,也应当按照分层教学理念进行层次划分,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差异。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保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数量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教法教学时要坚持层次性。在解答同一道题目时往往会有多种方法,教师要做到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推进,既要让基础不足的学生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解题过程,又要让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够获得思维上的突破性进展。学生在接触到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为自身学习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分层
首先,教师要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对表现出众和表现一般的学生给予同等的关爱与关注。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形成与之契合的评价语言。例如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教师要保持鼓励和引导的评价态度,借助赏识性的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和认真。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用缺点评价为主,严格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失误,培养学生谦逊严谨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做到严格的分层评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培养要求,从而推动不同学生共同进步。
三、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要点
分层教学不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划为三六九等,而是综合考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整体状况而做出的因材施教。因此,首先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的就是确定合理的分层原则。教师不应该单纯地根据学生的成绩划分层次,而要将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素养等结合在一起,为不同层次内的学生选择合适的领导者、操作者和观察者。其次,分层教学也并不意味着不同层次内的学生必须保持距离。虽然有的学生在当前阶段处于学习劣势,但是教师更应当加强不同层次内学生的学习交流,努力实现先进带落后的目标,建立起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最后,分层教学是一种充分结合和参考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始终紧密联系实际,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调整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分层教学带来的优势和好处。
综上所述,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不是一种虚无的假设,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分层教学改善了当前高职院校薄弱的基础教学状况,经过分层教学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出众的素质和更加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分层教学实现了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不同素质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从而不断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勇气。因此我们教师应当积极完善分层教学的不足,并不断丰富其教学内涵。
参考文献
[1]史冉.分层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3(28):17-17.
[2]时立文,刘玉良.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