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东
【摘 要】情境教学法已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有效提高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學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品德 情境教学法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32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情境创建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各大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及效率。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对情境教学法的了解,详细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
(一)开放性
开放性包括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老师要适当留取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去理解所教学的内容,并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一切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现实性
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生活实际创建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性的现实情境,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便于学习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趣味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一味的简单讲授教材内容,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构建课堂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偏好,以保证课堂情境的针对性及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运用
(一)通过音乐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一,老师要提高自身的幽默气息,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老师要鼓励学生培养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让学生的兴趣爱好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第三,老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找到与教学相关的音乐,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例如,老师可以将《感恩的心》作为课堂必备音乐,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之心及同情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通过体验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
第一,老师要深刻了解到小学生是非常好动和具有好奇心的,要根据这一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生实际的体验情境;第二,老师要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并对小学生的生活进行了解,然后构建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符的体现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去感受生活与思想品德的关系,使小学生在体验情境教学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与丰富自己社会经验;第三,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去观察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参加学校卫生打扫活动等,以帮助小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真实情感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对《他们需要关爱》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将日常生活常见的高道德行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片及视频学习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知识,并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老师还可以便展示残疾人图像的同时,讲解残疾人的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士的社会责任心。老师还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断臂残疾者”,通过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容易,从而让学生不再嘲笑残疾人。
(三)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第一,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置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第二,老师要注意课堂问题的筛选,这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品德与社会学习情况,设置难度适当的课堂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问题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到新的品德与社会知识;第三,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认真回答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从而培养学生敢问、敢想的理想环境,最终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对《伸出爱的手》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提前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置课堂问题,最后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然后提问:“千手观音表演中站在最前面的人是谁?她是什么人?”待学生们给出各种答案后,老师直接引出“她是残疾人”的话题,让学生在震惊的同时正式进入学习主题,使学生了解残疾为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所付出的代价是常人难以付出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坚强不息、努力不懈的精神,促使学生更加关怀残疾人士。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小学教学事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还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各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完善和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效率,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推动小学品德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蕾.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0):10.
[2]魏羽敏.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138
[3]段志惠.分析小学品德在社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0(3Z).
[4]劳育雄.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8,(4):165.
[5]贾平.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7,0(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