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稳定
摘要:体育游戏是篮球教学中一种常用的训练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中并从中收获快乐。体育游戏的应用要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现状并进行针对性教学,注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进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篮球;应用原则与策略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小学体育篮球课的开设旨在训练学生体育方面的素养和运动能力,设计篮球游戏旨在把篮球技能融入游戏当中,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能够较快地融入到活动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主性。在小学篮球课程中融入体育游戏,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自由、不喜欢受拘束,如果教师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心生厌烦,讨厌篮球进而讨厌体育课。而游戏教学极富趣味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体育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体育游戏的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原则
(一)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多动的年龄,他们爱玩好动,缺乏纪律性,喜欢自由。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对学生进行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教学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活用书本上的知识,可以采取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热情地投入到训练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没有原则地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运球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让运球较快的学生在前面运球,其他学生在后面运球追赶,运用这种游戏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三)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总想着玩,因此,进行游戏时,需要考虑游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够顺利应用于教学中。游戏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在进行游戏之前要先制定游戏规则,在学生处于有序状态时组织活动,让游戏教学在有序的氛围中开展,并达到提高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现状并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十分专注于课堂学习,不但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展训练,同时也对于整个篮球学习过程具有极大的热情。反观一些体育成绩较差或者说对于体育锻炼抱有偏见的学生,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参与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甚至个别还存在抵触情绪。在开展篮球游戏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更好的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但是学生在此阶段心智还在持续发展,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同样非常有限,更加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协助。
(二)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类型
在面向水平低的学生实施篮球教学期间,因为学生在此阶段对篮球的认知还不多,运动能力与掌握能力也十分有限。对于水平低的学生而言,篮球游戏教学注重的是趣味性,但是这并不表示篮球技巧不重要,整个游戏环节还是要以篮球为中心。针对水平中间层次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与感知能力,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与球技和球感相关的游戏,包括团队传球游戏以及篮球丢手绢等等,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球技和球感,提升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品质。对于拥有比较高技能的可进行三人篮球赛等活动,而对于技术水平一般的同学,开展以持球、传球运球为核心的游戏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游戏教学法应该注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有助于老师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挑选更适宜的教学手段,但是因为各个学校、班级以及学生自身的状况有所差别,因而在现实游戏教学期间,还需要重视在实践中融入创新。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篮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特点与规则,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个体差 异,进行游戏创新,同时在游戏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游戏与课堂反馈,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调整,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上升的同时,对个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游戏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在小学篮球课堂上,不仅可以高效调动起学生对篮球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把趣味性、科学性以及自主性相结合,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了体育锻炼的乐趣,为树立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俊潘.探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83-84.
[2]王晓阳.小学体育篮球游戏化的有效运用[J].长江丛刊,2016(36):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