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淳
摘要:本文以大学体育作为论述的论述和分析对象,结合当下的大学体育课和大学生的运动情况,建议大学体育老师们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教学形态,从而能够使得自身的课程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热爱大学体育课,能够真正将大学体育课作为自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断地通过运动不断地锻炼自身的机体,使得自己能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作为学习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方式;学习状态
对于热爱学术、热爱自由的大学生而言,很多人对于运动感到不以为意,大学时期的体育课对于他们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吸引力,在大学体育课上更多地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然而对于学生们而言,不仅仅要学好文化课知识,同时也要有着强健的体魄,从而能够使得自己具备艰苦奋斗的“资本”。老师们应该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帮助学生们爱上体育课,能够不断转换自己的学习态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热爱运动的学生。
一、当下的大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一)大学生缺乏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值得学生们和老师们认真思量。然而在当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的核心问题便是大学生们缺失运动兴趣,长期栖身于书斋之中,使得自己的身体机能日益萎顿,这对于这些大学生们而言是一件极其不利的事情[1]。
(二)老师的教学创新不足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体育老师应该懂得不断地丰富、发展、创新自身的教学体系,从而能够使得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从而使得大学体育课生机无限。然而就当下的问题分析的话,老师们存在着的突出问题便是缺少教学创新力,由于创新力严重不足,导致大学体育课日益萎顿,甚至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三)大学体育课亟待调整
因为大学体育课本身很难吸引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因为时代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因此结合现实不断地对大学体育课加以创新和发展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老师们不应该成为一个固步自封、僵化自守的教育者,而是应该成为一个懂得创新与发展的老师[2]。创新与发展自身的教学理念才是一个有才能有魄力的老师应该做到的事情。老師们应该真正成为一个以学生为本的人,从而能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够使得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的无尽乐趣。
二、如何改变教学形态使大学生爱上体育课
(一)创新教师们的教学方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体育老师,应该懂得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老师们缺乏创新力和开拓力的话,就会使得自身的教学体系日益萎靡。在当今的大学体育课中,老师们应该结合学生们的真切学习需求,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能够结合当下的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能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日益感到运动本身的乐趣和可贵。例如老师们在教授学生们篮球技术的时候,可以结合视频影像资料,使得学生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懂得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技术动作,从而能够使得自己不仅知其然更能够知其所以然,由此成为一个在体育课上的运动健儿。
(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本文已经分析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兴趣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唯有学生们能够不断地增加自身对于运动的兴趣,才能够真正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得自己的运动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升。老师们应该在平日的教学中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将趣味教学法适当地引入到大学体育课上,使得平日被围困在书斋的学生们能够真正放飞自我,感受到运动的畅快与激情。例如老师们可以将一些趣味接力赛、两人三脚跑等运动传授给学生们,使得学生们能够真正“玩”在其中,再也不对体育运动感到畏难,而是张开双臂予以迎接。
(三)提出适宜学生的授课内容
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一定要懂得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开展相应的教学课程,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得学生们能够完成老师们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们能够完成自我的目标,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3]。有很多运动项目是学生们难以完成的,诸如标枪、撑杆跳等等,老师们把难度太大的体育项目引入到大学体育课上也是不智之举。因此应该使得学生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兴趣,又能够完成任务。
(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任何一个好的体育老师都是以学生们为本位的,只有老师们能真正以学生为本,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真正克服自己对于运动的畏难心理,使得自己得到发展、得到进步、得到开拓。老师们应该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们的角度上制定自己的课程。
三、结束语
本文以大学体育课作为主要的论述和分析对象,结合当下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建议老师们能不断地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能够不断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能够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真真正正地爱上体育,使得运动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克服对于体育的畏难心理,变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彭恩.高校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初探[J].运动,2017:76+26.
[2]赵平花.体质健康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3):88+114.
[3]张国兵.体育教学的空间概念以及重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03):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