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伟
摘要: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比较中高职专业目录探讨中高职专业科学合理衔接的途径。
关键词:中高职;专业;衔接
中高职的衔接是指同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的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招生考试制度、专业、课程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一体化设计,分段实施,进而实现教育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教育模式。中职是高职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探索我国系统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逐步编制中高职接续专业,推动专业衔接
中高职接续专业的编制,一方面,可以规范现行的中高职专业目录的大类、名称、内涵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为中高职专业的衔接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中高职专业的衔接。
(一)接续专业目录必须以最近年份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对三大产业的划分为依据,并依据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确定专业大类的划分。例如,当前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而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所以接续专业编制时,第三产业的专业大类应放的多一些,第二产业则相对少一些,形成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二)随着国家的发展,新兴职业不断出现,接续专业目录要以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及1999以后人社部新公布的122种新职业为依据来设置专业。例如2016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6年修订)》设置的核化学化工、精细化工等专业都是为服务现代工业而设置的,形成专业与职业的对接。
(三)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是职业教育标准的具体体现,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更要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布与实施,因此接续专业的编制也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明确各专业的职业技能标准。(四)在接续专业与产业、职业、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的条件下,再基于现行的中职专业目录和高职专业目录,依据市场发展对各层次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及各类技能人才成长成材的规律设置中高职接续专业目录。明确哪些专业适合于中职毕业后就业,哪些专业适合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哪些专业适合分段培养,哪些专业适合一贯性培养。对于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像传统农业、简单制造业、低端服务业不设置相衔接的高职专业,中职毕业直接就业;而对于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设置相应的高职专业,逐步编制中高职接续专业目录。
二、充分利用“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实现专业衔接
由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实现中高职专业的合理衔接,系统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已经从国家到地方达成共识。在2016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教育部门有意识的增加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一项。“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一项明确地指出中职的某一专业应接续的高职专业和本科专业。例如中职的“化学工艺”专业列举的继续学习的高职专业有“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2个专业,列举的继续学习的本科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各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和参考“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使得中职毕业生找到对口的高职专业,高职院校招到专业对口的学生。这样形成中职是高职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中高职教育形成一个循序渐进,逐级提升的过程。
三、学习借鉴各种衔接模式,促进专业衔接
在专业衔接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参考中职专业目录的“继教学习专业举例”一项,各职业学校也探索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专业衔接模式。例如,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依据2010年颁布的中职专业目录与2004年颁布的高职专业目录,在中、高职具体专业衔接过程中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相近对接”,二是“拓展对接”,三是“宽口径对接”。其衔接模式可以理解为:“相近对接”是指专业与专业的衔接,即中高职专业基本一致。例如中職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与高职的“工业分析与检验”的衔接,或者是中职的“石油炼制”与高职的“炼油技术”的衔接;“拓展对接”可以认为是专业与专业小类或者专业与专业大类的衔接。而“宽口径对接”则理解为不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的衔接或者是专业与专业群的衔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专业衔接模式几乎覆盖了各种衔接情况,而且也基本能够实现中高职专业的衔接,具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因此,各中高职院校也应在行业、企业、学术专家等的参与下,立足专业群的宽口径衔接,探索适合自己院校的独特的专业衔接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而且也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张克营,王红艳,史洪伟,王聪,耿涛,刘乔.合作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类课程教学思考[J].广州化工,2018(14).
[2]金泽龙.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架构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证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0).
[3]薛莹.中高职贯通专业课程衔接探讨——以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