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

2019-09-10 10:06冼劲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建构教学模式

冼劲松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智慧课堂的构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教师应努力构建智慧课堂,让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实现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课堂”的概念是从智慧教育衍生而来的,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将智慧课堂界定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创设智慧型学习环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智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的新型课堂。

一、智慧课堂建构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不但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还可依靠各种智能化分析平台快速寻找到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之后,教师或者学校管理者再结合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得知识。

(二)可为教师调整教学方向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运用动态伴随式的学习诊断与评价软件,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此效果实施动态诊断分析,从源头上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塑造教学评价体系。

(三)可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计划性

智慧课堂的教学终端可以显示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学生现时应该进行的学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同时,支持实时的小组协作,让师生及生生之间共享学习资源。例如智学网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清楚地将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和上课状态及答题状况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学生个人成绩的动态追踪,可使学生自己及老师、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状况,为其以后的學习做出精准的规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课堂的建构与应用

现今,我国因受技术水平与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制约,还没有建构系统的教师数据智慧研究体系,但欧洲发达国家已建构了多样化模型来使教师的数据智慧得到提升。以哈佛大学为例,校方非常注重智慧课堂模型的建构,以此帮助教师科学应用数据,使教学计划得到优化,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此模型还能对整个教学计划在该年级或该校促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中的可行性给予测试。令人可喜的是,我国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人工智能的研究热潮下也纷纷致力于智慧课堂的建构与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理论成果。

(一)智慧课堂模型架构

智慧课堂模型涉及到教师合理应用数据的若干步骤,细分为准备、探究、行动三大环节。其中准备阶段又涉及到两大内容:成立协力工作的数据研究团队,注重团队成员评价素养的提升。将数据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要求学校应具备一支能力强的、以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为成员的数据团队,并将团队工作任务推进时间的制定落到实处。在探究阶段,数据团队进行数据研究,在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授课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计划制订并实施。该阶段涉及到三大点:其一是数据总览创建。数据团队应进行数据总览制定,依靠科学的数据展示方式来实现对应教学数据的展现,尤其是考试结果,以此来使教师更快速、高效地理解专业数据。同时,对于这些数据信息,学校管理层与一线任课教师应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进行交流商讨,形成共识。其二是学生数据挖掘。教师务必要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研究,对较典型的学习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其三是教学检查。若教师明确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则可制定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保证针对学生的数据推导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法彼此匹配,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在行动阶段,学校管理者与授课教师根据数据做出决策,制订可行性计划。该阶段同样涉及三大要点:其一,制订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务必要明确任务、地点、内容与责任人员。其二,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学习进展评价分为长期、中期与短期三类。授课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协商明确评价目标、内容。其三,行动与评价。该项内容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对行动计划的可行性给予评价,且不定期地对教学计划做出合理调整。

(二)智慧课堂模型的实施条件

要将智慧课堂模型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就不得不注意如下两点:其一是消除教师对信息数据的畏惧感。在智慧课堂建构中,部分教师可能会对数据所展现出的教学实践成败的客观性、可行性产生畏惧感。而消除畏惧的方法并不难:鼓励教师对数据大胆发表见解;依靠数据将教师极易被忽略的优点展现出来,使教师对智慧课堂的建构更具信心;同时,团队成员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与处理。其二是要求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注重学习型文化的营造。开展智慧课堂建构的基础即持续学习、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集研究、学习与创新为一体,使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智慧课堂的实施过程

首先,教师在课前需预设教学目标及内容,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设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查看学生的预习结果及反馈意见,运用智学网等智能化分析平台将上课用的PPT课件更换为更方便于随时传输的微课课件,精选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录制,注意时间的控制,同时还可在视频中加入相应的题型当作课前预测。其次,当完成微课制作之后,教师可将预习课件输送到手机上,并发送到班级每个学生的移动终端。全班学生接收到课件之后,可随时进行移动学习,对于不明白的,可通过在线留言等功能提出疑问。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和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再次,教师可以根据数据更新教学设计。教师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以生为本”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对全体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满堂灌”,讲解多且细。而在智慧课堂中,依靠智学网等平台,教师可以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同时经过多次数据采集,系统会生成囊括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大数据。教师依照学生的学习结果,进一步展开分析,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更新教学设计,以利于今后进行更精准的教学。依靠这些数据,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生的学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转变以前的“经验型教学”模式,更好地处理“教师”和“学生”两个中心的关系,使教学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使教学模式推陈出新,渐渐地从单纯的知识讲授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向教和学的交流互动转变,由传统固定教学模式向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学习向合作交流学习方向转变。智慧课堂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可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均显著提升。但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如何打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对于我国广大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来说仍然遥不可及。但也正因为此,我们更需要加大对智慧课堂的探索,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房婷玲.基于数据库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2]李方.以评价为基点的智慧课堂建构[J].教育,2016(36):63.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建构教学模式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