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怡
摘 要:思维导图在高三历史的教学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缭乱的知识点逐渐整合,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和温习更有效率,同时这种工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历史教师可以不断探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学习中的方法,锤炼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通过教师不断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理解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历史、使用意义、应用方法
引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在当前新兴起来的教学工具,对教学的帮助非常巨大,这种新兴的教学工具是利用构建框架,采取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用一种简洁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简单易懂,让学生可以很快对知识进行吸收,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创建知识体系,在当前的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由于其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的完成任务,所以在当前被更多人所认可,并逐渐应用于教学和学习当中。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加以联系
对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从时间、朝代、意义等不同的方面都可以构建思维导图,但是学生在绘制中需要对知识加以掌握,而且还需要将大量的、繁杂的知识进行简化总结,用精炼的知识总结出来,通过合理的想象浮现在脑海当中,并最终呈现于思维导图上,辅助学生领会知识并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和理论”的学习中,学生会联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浮现于脑海中的知识零散且没有章法,但若是根据时间、先进性等等线索进行整理,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自然而然便可以绘制出来,这样学生还可以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印象。
(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课,通过这种形式,教师本课所讲解的重点内容便很清晰的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记忆,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在内容的学习中尽量选择重点知识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很快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三)进行针对性教学
由于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在不同的学生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观察,观察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形成足够的了解,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思维导图可以尽力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观察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览无余,在掌握了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后,教师便可以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从而达到所有学生对知识的完全掌握。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历史教学的应用探究
(一)保证思维的连贯性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历史知识点非常复杂而且散乱,各自之间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果不能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整合学习,那么随着知识的增加,在学习中会越来越乱,杂乱无章的学习反而会对知识的掌握起到负面作用。
例如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将每个民主革命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进行串联,最后形成体系进行学习,最后在问题中可以很快的进行实际应用。
(二)形成卓有成效的解题方法
在高三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知识有了基础的掌握,能够通过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由于知识非常庞大驳杂,所以学生在知识的使用中会出现对知识的缺失或者不知应该使用那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思维导图的作用便凸现出来,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进行整理,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知识体系,在问题中需要使用哪些知识就提取出来,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降低解题难度。
(三)加強对知识的复习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课后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对于高三的历史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已经学习高中了所有的历史知识,学习量必定是非常巨大的,学生不可能在课上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便需要进行课后复习,这就需要使用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在复习中找到知识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将知识联系、思考并最终记忆下来,最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但是其作用却非常巨大,它既能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使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成绩,又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改变,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加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需要教师不断探寻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媛.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3:245.
[2]江峰.试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53-54.
[3]沈昊.从思维导图到思维构图——历史解释能力的教学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