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比较着重于以形式美为特征的设计语言理论,与产业进行对接较少,从而难以满足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拓展与就业需求。基于此,我国当代高校设计教育改革应当重视多学科跨界交融,强调以设计研究为特征的工作室制,在教学中体现设计的“创新”内核,积极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与国际、与产业对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跨界协同 工作室制 教学改革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被认为是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纵观人类历史,人类在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就是“造物”。从这一点而言,在早期的中国设计教育中,很大程度上是把设计与工艺美术尝试合并或混淆,即认为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的预先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物”的设计观念。
然而,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变化中,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升级是对“设计”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设计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无不是以革命性的先锋批判作为转折点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时空尺度彻底颠覆了工业社会时代中设计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范围、内容和意义,设计正在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以及对形式和风格探讨为主的各种艺术流派和思潮先后出现,由此形成了标新立异、各树旗帜的局面。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面临的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时代——数字化时代。
无可否认,数字化时代对设计概念内涵的拓展,造就了设计学跨界协同研究方法的春天。艺术设计由基于物的设计转向了基于策略的设计,并将多元价值观作为探究层面,而远远超越了艺术设计学科原先对功能、空间、材料、构造、色彩等传统物质对象的内容定义。参与性、动态性、可视性、多视点性、共同性等全新的特征都协助设计有效地完成交流的目的,并创造良好的交互体验。体验设计、虚拟设计为人们在创造出超越空间维度、超越时间、增强人与环境交互感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可以交互式地探索新型生活方式的智能家居,可以随意漫步在博物馆提供的跨时空虚拟模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官与情绪产生与周边环境景观的互动等。这种体系的构建当然需要建筑学、设计学、传媒学、管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一、以工作室制衔接学科知识
就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现况看,艺术设计专业已初步形成分班、分段的授课模式,但在长期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授课形式,各科课程各自为政,各学科模块之间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衔接,学科知识的科学性、条理性更得不到保证。虽然我国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无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基础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训练,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素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名誉院长张福昌教授在《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中指出:“企业和大学是不同的创新体系,都具有各自的运行机制。”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经济环境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分析来看,大学与企业合作来进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是影响科技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指标,所以在设计教育方面可以考虑向企业运行机制倾斜。
根据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经验,高年级阶段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勢。早在20世纪初期,包豪斯就形成了工作室制的设计教学体系。在我国现阶段,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尝试工作室制教学的已经不少,例如率先改革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同济大学等,还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并及时获取反馈和进步。导师在充分发挥个人工作经验优势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职业精神贯穿到教学中,还能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个人品质融入其中。进行基础教学的教师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结合,让学生提早接触到企业工作机制,又为就业做好了准备。不言而喻,工作室制培养阶段是整个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高校设计教育要持之以恒地发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将学科基础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二、通过产业链式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力
1. 实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笔者带领的AIID亚洲室内设计协会Workshop工作营中,国外院校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念与生产环节的贯穿能力都大大超越国内知名设计院校的学生。在一次跨学科的分组竞赛中,工作营以“未来海上漂浮装置”(10米×10米)为选题,要求各小组在两天时间内从课题选择、设计定位、概念推导、实验模型、产品实施等方面全方位地解决设计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在课题选择、设计定位、概念推导的初期阶段和国外设计高校学生不分伯仲,但在实验模型建构过程中就明显落后,在新型行业技术、工艺和资讯方面更是体现出完全脱离实践的倾向。这不得不引起高校设计教育者和改革者们的深思:我们几十年的设计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面对市场需求、面对技术革新、面对新科技的发展时是否能经得住考验?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设计教育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仅是停留在设计知识实践练习的层面中,十分缺乏实施和操作實际的项目,这使得设计教育在实验创新领域落后于先进国家。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对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项目案例来进行教学,将每次所做的实验内容落实到项目案例中某一具体的工艺程序上,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的重要性,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兴趣和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新领域的知识和成果,比如3D打印、CNC五轴加工、参数化方法等新型行业技术、工艺和资讯等,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拓宽学科视野,以此逐渐熟悉并掌握相关实践技能。
2. 参加国际竞赛检验设计水平
学科竞赛往往强调创新意识和思维亮点,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艺术设计学科而言,在毕业设计阶段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考验团队的分工、协作能力,知名的学科竞赛更是学生对未来设计实战的最佳模拟和人才选拔机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设有全国性的设计竞赛排行榜,会根据每年的获奖结果对各个院校的设计学科进行排名,这直接影响到各设计院校的竞争力。因此,在我国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科竞赛高度重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性设计竞赛,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设计思想接触,锻炼学生的全球化设计思维和对设计重新思考的能力,以及面对全球性问题提出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笔者带领的环境设计本科生及研究生曾在ASLA(美国景观设计协会)、IFLA、AIM等全球性国际竞赛中获得多个奖项。例如在ASLA学生荣誉奖获奖作品《Asylum Air Pupa in the Landscape》中,设计小组对可持续的全球性环境危机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并找到设计基地进行精准的调查和研究。几位队员有着不同的分工,有人负责总体技术类的协调,有人负责图纸类的搜集,有人负责非线性设计和参数化设计表现。非线性设计并不是像一般设计师认为的艺术家的雕塑性作品,而是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表现能力要求极高,要理解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点,借助计算机用严密的分析生成逻辑形态。通过这次竞赛锻炼,学生对国际前沿设计理念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毕业展览接轨校外企业
毕业设计作为设计教育深化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了解本行业特点和运作方法,拓宽行业知识的全面总结。从收集资料、市场调研、现场考察到后期的绘制草图、方案整理、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些都需要学生、教师及院校投入大量的精力。一直以来,毕业展作为各艺术院校每年一度的内部展览,以简单陈列学生作品的形式来展示学校教学和学生专业的成果。由于近些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骤增,各设计院校已不再固守曲高和寡的传统展览模式,而是开始大力策划毕业展,扩大展览的宣传力度,并呈现出艺术博览会的发展趋势,学生也将其视为在母校和社会公众媒体中露脸的绝佳机会。中央美术学院通过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展览设置评奖项目,一步步将其打造为助力毕业生就业,乃至作品推介、作品交易的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更是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参观,企业甚至以此来挑选设计人才。
毕业展已经成为一个让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接受市场检验的教学平台,但是我国各类设计院校的固有思维与市场思维脱节,研究方向市场化转换程度较低,这要引起设计教育界的反思和重视才行。事实上,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学校应该让展览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对展览中的优秀作者进行持续关注和扶持,通过与社会的合作,形成学生毕业后的长期教育新模式,保障设计教育与设计行业接轨的连贯性。同时,学校也要把握好校企联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主动地为人才培养做贡献。
三、教学目标面向产、学、研三位一体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在1906年推行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美国在1983年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标志着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德国在其所谓的大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中就指出教学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在实施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计划中,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其他科学研究方面的学习和任务,这些举措无一不在突出合作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引进了合作教育的理念,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一直被作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推广,并未在本科教学实践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用。这对于设计教育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误区。
所以,高校的设计教育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注重应用型技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面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时,要以解决企业、行业和产业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合理结合,推动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并且积极与校外企业联系合作,将教学计划当中的产、学、研体系狠抓到位,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如果说,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正在从单一的设计艺术拓展到层次更丰富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设计学,那么21世纪的设计学科将会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质性飞跃——突破学科壁垒。设计学的高等教育也将作为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整体观念的交叉学科来进行,即设计教学改革应面向产、学、研三位一体。唯有通过从产品创新上升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的全面创新层面,才能让设计服务社会,并最终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董治年/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学博士)
注释:
[1]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福昌、黄河.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