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寓意

2019-09-10 07:22:44何高峰
雨露风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现实意义西游记

何高峰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浩如星空,(西游记》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吴承恩驾驭文字的功底十分了得,巧妙布局,不但融合了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和精髓,還给了佛、道两家仙人同台竞技的表演机会。在玄妙的神佛世界里,揉合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信手拈来的儒家名言,显得亦庄亦谐,赢得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欣赏水平的人的青睐和推崇。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特色;人性;道德寓意;现实意义

神魔小说万万千,西游就是最高山。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堪称最具奇思妙想的神魔小说。在吴承恩的笔下,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每一个跳动的字节,都赋予了梦想的翅膀,在色彩斑斓、瑰丽传奇的世界里肆意翱翔。在小说中,有鲜活灵动的神魔传说,有丰满圆润的精怪形象,有浓郁醇厚的时代气息,有大道天成的艺术魅力。

一、《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大胆构思出人意料,环环相扣拍手称妙。纵览《西游记》,最多还是奇。风格奇幻,文笔奇趣,情节奇特,读后奇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入人胜,艺术构思立意深远巧妙绝伦,同样是虚拟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境界就是超出同类的神魔小说一大截,在明清小说中独占潇洒,醉美芳华。

千奇百怪的世界,多样精彩的神魔。在《西游记》的世界里,不但有幻想的浪漫,还有曲折的人生。所有的世态炎凉,通过荒诞不经的文字娓娓道来,感同身受的同时,了悟神仙也有烦心事,位高权重也忧愁。

同样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老少咸宜。大唐第一颜值领着三个保镖到灵山考察,一路向西的途中,一阵儿一个坑,一会儿一个坎,不但有穷山恶水,还得面对诸多不怀好意的妖魔鬼怪和凡夫俗子。每次刀光剑影厮杀震天,都觉得保护大唐高僧的任务太过艰巨。读者在角色体验的同时,没有辛辣呛人的紧张,反而多了酣畅淋漓的快感。

按上翅膀,痛快飞翔。不可否认,吴承恩的思维模式和浪漫情怀,在当时那个朝代具备超前的意识。对于文学家而言,创意是可遇不可求的财富,能够编纂整理成文,更是完美了艺术人生。《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著,在世界文学殿堂中更是占据一定话语权的扛把子。

二、《西游记》中的人性光辉

《西游记》能成功,关键是写活了孙悟空。身为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吴承恩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观念深入人心,甚至成为精神领袖,在心里永垂不朽。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和特立独行,让我辈热血沸腾的同时,感慨原来毛脸雷公嘴的猴子,不但可以上天入地为所欲为,也可以活得潇洒,活得拼命,活得桀骜,活得任性。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徒弟喜欢打抱不平,师傅却是正儿八经的菩萨心肠。唐僧的善良远近闻名,无论天上,还是人间,善良虔诚的佛门子弟都自带主角光环,让身边的人耳濡目染,感受佛陀的智慧和豁达。虽然有时候爱唠叨,碎嘴子,但是苦口婆心的言传身教,只为让有人格缺陷的徒弟能够早日向组织靠拢,这样的师傅,遇见是缘,福气漫天。

天蓬元帅,实在可爱。同大师兄的古灵精怪相比,二师兄就显得滑稽很多。当年在天宫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只因酒后失德,犯了寻常男人都爱犯却不敢犯的错误,被开除公职,强制没收了金饭碗,变成了一头为非作歹的猪妖。就算跟着师傅一路向西,也是耍不完的小聪明,打不完的小算盘,总想攒点私房钱,早点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大元帅变成小市民,巨大的心理落差,依旧没有打垮老猪的信念,山珍海味可以过,吃糠咽菜也能过,这才是生活。

猴子化缘猪牵马,沙僧挑担有点傻。偌大一部《西游记》,沙悟净是最任劳任怨的劳模。相对于八戒的刁滑,老沙才是最正经的忠诚。干活无怨无悔,工作能进能退,不争名夺利,不胡乱出头,就算成天被欺负,依旧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笑对人生。虽然当年在体制内也是有身份的传奇人物,但是沙僧最大的聪明就是忠诚。对师傅忠诚,对取经忠诚。风霜雪雨十四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后加冕金身罗汉,算是老天对老实人最好的回馈。

三、《西游记》中的神魔道义

神魔当道,感觉很妙。《西游记》吸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三界众生的神性、魔性、人性实现了整合,既有利益冲突,不死不休,也有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神仙不是完美无瑕的万能钥匙,魔鬼也不是十恶不赦不可饶恕,人性的优点和劣根也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展露无遗。在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世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影子的过程,就是反思人生的过程。

神魔也有道义,前科都很生气。很多时候,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弃恶扬善的过程,也是自我赎罪的过程。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无知无畏,百年炼狱差点崩溃;唐三藏,佛祖讲课开了小差,轻慢佛法转世投胎;猪八戒,酒后失德调戏仙女,高老庄里强行人赘;白龙马,戴了绿帽胡乱家暴,刀剑穿身只因不孝;沙悟净,天子面前打碎圣盏,流沙河畔行凶恶胆。五个戴罪之身集合在一起,组成了史上最强取经特别行动小组。在除去欲念的十四年,在积德行善的十四年,在除恶务尽的十四年,西天取经的漫漫历程,让他们师徒一行感慨颇多,收获颇多。

莫把道义放两旁,利益不能摆中间。《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和妖魔鬼怪都有通天本领,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水火不容。身为德高望重的神仙,在世俗社会的眼里,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更是道德的完美体现。但是,却总有一些让人无奈的事情,教人怀疑三观。阿傩迦叶传经,直接索要贿赂;玉帝途径凤仙郡,因为供品享用未遂,惩罚当地大早三年;最过分的就是那些菩萨大拿的宠物、家丁,下界为祸百姓,到最后,有背景的,都被主人带走了。是否真的惩罚,我们也无从知晓。

相对于某些在位者的道貌岸然,有些妖怪却显得仁义了很多。奎木狼下界为妖,化身黄袍怪,却对百花羞百依百顺,顾念太多的夫妻情分,很少做潜越规矩的事情;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对抢来的金圣娘娘也是小心侍候,维系夫妻感情。这些情节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是在向我们传输一个理念:高高在上的神仙,可能也会徇私枉法;无恶不作的妖怪,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神仙尚且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更何况每日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

四、《西游记》中的道德寓意

正义只会迟到,但從不会缺席。作为经典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道德寓意,还是要灌输神胜魔败的观念。毕竟,人人心中都有一杆公平正义的秤。无论在过程中如何缺斤短两,在最后付账的时候,都得想法一笔勾销。毕竟,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道德评判也不是三言两句就能抹黑的。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奇幻世界,作为正义的维护者,总要遇到若干正统秩序的破坏者。既然赋予神仙光荣使命,就需要他们跟邪恶势力不断的斗争。如果不能改变,就彻底毁掉。这一点,孙悟空应该是感同身受。面对天上的等级分明的森严制度,刚开始,一直是一个反叛者的形象,怼龙王,怼阎王,怼玉帝,只要不开心了,撸起袖子抡起棒子就要干。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如来佛祖,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袖手旁边,既然你不听话,就去五指山下百年炼狱,非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虽然后来被大唐高僧保释出狱,心理却多了一层枷锁,义无反顾地去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从刺头的反抗,到欣然接受招安,竭诚为组织卖命,猴子的转换,也是更多凡人的夙愿。如果不能反抗,索性见好就收。只要不忘初心,照样能干出一番成就。

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是当朝统治者实施“仁义礼智之教”的过程。佛家的经书,既能普度众生,又能劝人向善。人人都受到教化,就不会生出二心为祸作乱了。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无论是如来佛祖,还是大唐皇帝,都会找合适的人来完成这件事。既能江山稳固,又能传播理想,还能扶正一批忠君扶国、匡扶正义、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英雄,捎带着铲除敌对势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和谐家园,这样的一石多鸟的策略,身为维护封建秩序的统治者,自然会深思熟虑,小心谋划。为了稳固世俗的正统,为了弘扬道德的理念,上位者,肯定会煞费苦心,努力完成。

五、《西游记》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中国文化,有着约定俗成的评判善恶的标准。不只看重外在行为,更多的讲究因果循环。由于对传统文化自身的认知不尽相同,统治者在弘扬传统道德的同时,除了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做出规范和约束,甚至对人性的发展也套了一层禁锢,希望人们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的道德范畴内,做一个听话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只要听话了,就会有糖吃。如果不听话,不好意思,我手里的扫帚早已饥渴难耐。

儒家和道家,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层面。虽然追求和信仰不同,但是他们都注重对人心的暗示,都强调要与人为善,只有种下善因,才会结出善果。这种潜意识的道德观,会在无形之中束缚人们的思想,在画好的条条框框里按部就班地生活,对于作家本身的创作意识,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庆幸,吴承恩没有按照套路出牌,挣脱了传统礼教的桎梏,没有墨守成规,也没有示好统治者,而是以一个旁观者,勾勒了一个自己满意的拼图。

重读《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正是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少年无知无畏,可以不服从组织的安排,甚至公然跟统治者对着干,藐视权威的后果,就是五行山下的百年炼狱。收敛心性的过程,也是去欲归真的过程。虽然统治者仙人雅量,没有清算五百年前的那笔旧账,但是给你一个紧箍咒,名义上是帮助修心,其实就是大棒加面包的怀柔政策,听话了,大有前途;敢刺头,生死不如。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猴子也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等到成功日,才能言自由。

神权和皇权,是吴承恩呈现给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园的双重配置。无论是寻寻觅觅的物质生活,还是苦苦追求的精神生活,都要接受宗教和政权的双重管辖。生活中,臣服皇帝;心里面,膜拜佛祖。就算你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就算你是通天彻地的大英雄,早晚也得响应号召,服从安排。

六、结语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吴承恩《西游记》中的英雄,都有上天入地的本领,都有壮志未遂的悲情。如果拿神仙与司马迁《刺客列传》中的英雄做对此,不难发现,所谓英雄,需要是一个多面手,既要有正义果敢的理性,还要讲道德仁义的情怀。既要有光辉斑斓的形象,更要有可泣的事迹。见贤思齐,感谢吴承恩,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神魔小说和英雄情怀,感谢《西游记》,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人性光辉和道德寓意。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现实意义西游记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34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琅琊榜》浅评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28:54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5:03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7:46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4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