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自主选拔方式比较

2019-09-10 07:22:44蔡语然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招生

蔡语然

摘 要:财经类专业向来是考生朋友的热衷专业,而在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上每年都有常见的5所高校名列前茅,而这是考生极为关注的,那么就这5所高校而言,他们在自主选拔方式的比较会是怎样的呢?下文就是针对这一比较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以此为广大考生朋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自主招生;选拔方式

自主选拔自2003年试点开始以来已经历经了十多年,其模式也是日新月异、精益求精。而自主选拔又突破常规,不以高考成绩单面下结论,而是综合考生的多面素质来予以甄选。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高校自主选拔的选择权,从而让高校为其内部专业发展和教学目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而这也是为学校人才招揽提供可靠渠道。在当前大时代的大步伐迈动下,社会对于有能力有丰富学识的综合型经管生已是有急切的需求。不过因为财经类专业的实务性要求高,对于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要稳打稳扎外还需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况。由此可知,财经类专业的学习与高中课程的学习过渡不明显,而且使财经类高校自主选拔的关注点更集中于学生对于所遇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展现能力。

一、财经类自主选拔试点高校概述

自2003年试点院校确定以来,至今仍以其中的5所高校著名全国,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而5所高校也主要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省份城市,且都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自然学校开设的专业也多以经管科为首要,并在逐步的发展中,增设了其他类专业以全面提升学校对人才的招揽范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财较其他4所高校略有优势一些,毕竟上财是公认的口碑好的财经类大学,其师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而其他4所雖说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还是稍逊一筹。

二、财经类高校自主选拔方式

财经类高校之间的自主选拔比较如果仅从专业范畴和教学目的范畴出发,那是很难得出有用的数据,毕竟这几所高校的大体性质是一致的。而各高校即使想多招揽一些人才,通过人才比例来做优胜对比,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教育部的硬性规定,高校自主选拔必须限制名额,高校正常办学,自是要按照规定程序走的。再有,高校对于自主选拔的学生也是有考生来源地的要求的,当然这也是依据高校自身规定而言,除了西南大学自行缩小了范围外,其他高校倒是为全国学生敞开了大门。随着网络的普及,考生报考已是不出门便可解决的,一份电子申请附加一份纸质文稿,极大地缩减了申请与审核的时间。而对于考生的专业选择,除中财有明确指标外,其他4所则是参考了考生的高考成绩而确定可以录取。

1.高考成绩在自主招生中所占的比重

高校自主选拔分为两大类:非完全和完全自主选拔。而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考生是否要参加高考,是否要以高考成绩作为考核标准之一。而目前来说,5所高校的模式均采用的是非完全自主选拔,即同时以学生高考成绩及招生录取线为参考标准。

2.各大高校优惠政策的比较

当然也会有优惠政策的辅助,只是各大高校的优惠政策突出点不一样,如西南财经大学是直接将分数线降为了一本线,而上财是以学生综合成绩的排名,若为前40%则和西财一样直线下降为一本线,但其他的只能降标准的60分,不过对于上财这样的名校来说,这样的优惠已是大大的了。再说中南财经大学,它则是依档降分,若是考生选择了A类专业,那么也能以一本线的成绩入校,若是选择B或C类专业,那下降的分数就只能达到20和30分,不过因为中南财经大学的A类专业都是占据优势的财政、金融和会计专业,所以在笔者看来还是“有利可图”的。不过对外经济贸易的优惠就是无厘头的一刀切,所有考生均可减少30分,最不让学生占便宜的就是央财了,仅仅降低了5分,不过因为央财在金融界的好名声,中意的考生还是可以搏一搏的。

3.各大高校报名条件的比较

5大高校对于5大学科、文科类竞赛、科创类竞赛及专利著作和语言特长都有筛选意愿,但这也并不能说明高校的自主选拔就仅仅依靠这些足矣,毕竟选拔考虑的更多的是优胜略汰,如果学生能以平时成绩+竞赛奖项及著作/专利等综合的方式报名选拔,那么过关的机会自然大大提升了。于上财而言,学生如果没有省一的优势,语数英三门中任意两门有省二的排名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专业的选择上就要相应对口了,否则即使分数线达到了,专业依旧不能入选。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因为该校每个专业都有其自制的报考规则,而规则难度系数也是按专业的优劣做排比的,如A类必须辅以省一及以上,B类省三都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达到A类的标准,那么必须5大学科竞赛均有省二名次,同时还要加以语文或文史类国二以上的名次才有更足的把握。央财对于语言水准高的学生是比较偏爱的,特别是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的考生,有这个优势的学生并辅以他们的外语类竞赛国二及以上级别的奖项的,报考央财并入选的机会也是蛮大的。

不过财经类高校的自主选拔并不是特别强调学生的某些特长,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条件来培养特长爱好,相反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还是要有所重视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经类高校的自主选拔特色鲜明,各有千秋。对于目前高校的这种非完全自主选拔,广大的考生除了对于平时成绩要引起重视外,还可适时参与竞赛类项目并培养自己的语言特长,为选拔加分,也为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卫星,方霆.中国自主招生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J].宜春学院学报,2008,(6).

[2]刘明利,宗俊峰.黉门翘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3]浦家齐.解读高校自主招生教育考试[J].教育与考试,2007,(4).

猜你喜欢
自主招生
高校自主招生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策
天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能力测试现状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5:43:59
关于中高职对口衔接自主招生综合文化科考试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36:28
基于J2EE的高校自主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
自主招生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2:28:49
高职自主招生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1期)2016-03-11 00:19:55
论联考取消后的高中特色管理运行质态选择
中高职衔接视角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教探索(2015年4期)2015-04-29 03: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