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慧
【摘要】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是流芳千古的璀璨经典。学习、鉴赏宋词可以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为了让学生直面传统经典,浸润民族文化精华,我校开发、实施了最美宋词微课程,引领学生在且吟且唱中领略宋词的文韵之美。
【关键词】宋词微课程 建构 实施
“词之为体,自有其特质所形成之一种境界”。词是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中的一种韵文体式,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词常给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之感,其中宋词最具内涵,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宋词,可以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可如今的小学教材中只有少量古诗词,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接触甚少,文化传承断层告急。为了让学生直面传统经典,浸润民族文化精华,我们沿着“中国风·母语美”课程的足迹,开发了最美宋词微课程,引领学生且吟且唱,领略宋词的文韵之美,传承传统文学,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架构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育部推荐的必读诗词,我校课程组的教师从《宋词300首》中找出了历代传诵的重点篇目,从情感主题的角度选取了爱国篇、怀人篇、写景篇、咏怀篇、愁思篇、闲趣篇、感悟篇、赠别篇各两首词,共计16首,编辑成了最美宋词微课程教材(详见下表)。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宋词,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接受经典篇目的熏陶。
2.通过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宋词的能力。
3.在大量诵读、赏析等活动中,积累沉淀宋词,丰富学生的文化素质,开阔学生语文知识的视野。
4.为学生打下书法基础,引领他们赏好字、写好字。
三、课程实施
(一)诵读,展现宋词的魅力
我们采用了“晨诵瞬吟”模式,利用晨诵课、语文课前的三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大量经典宋词,积累古典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为他们进一步提升赏析能力奠定基础。课后,为了督促学生认真记诵宋词,我们还开展了“宋词背诵大挑战”活动,每背出五首词可以升一级,期末根据星级评出“宋词记诵大王”“宋词记诵高手”“宋词记诵能手”。如此一来,无须督促,学生背诵的兴致持续高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八星级的“宋词记诵能手”称号,也就是积累宋词40首以上。
(二)赏析,漾起词情的风帆
我们利用社团课教学最美宋词微课程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通过讲故事、授学法等鉴赏方式,引领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1.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
“让孩子像听故事一样学知识”。为了达成这一理念,课程实施组的教师们充分发掘典故、词人背景等,配上古典音乐,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讲述中鉴赏词句内容、词语含义、词人情感、表达技巧等。
如在课堂上读岳飞的《满江红》一词时,教师将词义、词人背景等内容整合成故事,在配乐声中深情讲述:
“岳飞的满腔报国之情再也压制不住了,他心中憋着一股怒火,直冲发冠而上。站在庭院的栏杆旁,他凝望潇潇秋雨,直到雨歇天晴。抬头远望,他不禁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现如今,岳飞已是30多岁的人了,他功名未立,却也不甚在意,在他心中,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求的,他心中急切渴望的,是那需要远赴八千里外的征战,是那征途上一路相随的白云和明月。岳飞不愿再等,继续等待只会让满头青丝由黑变白,到那时,只怕空留一腔悲愤,最后一切成空。
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岳飞只愿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吃敌肉,饮敌血。他有雄心壮志,也相信自己只在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现在,他只需要静静等待,待到收复了山河之日,再向朝廷报功请赏!”
听着听着,学生们的眼神变了,牙关咬紧了,拳头攥住了……“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当学生们再次诵读这首词时,他们所吟诵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句子、一首词,而是千百年前词人的人生经历,还有那千百年后依然可以被感受到的壮志豪情。此时此刻,一个个精心选择,甚至改编的故事,已然让学生直观地读懂了宋词那绝美精练的语言,感受到那语言背后的人生百态、家国情怀。
2.注重学法的渗透熏陶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意思应该就是词所表现的,常是比诗更为深婉含蓄的一种情思和境界,更需要读者的细心吟味。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那如何引领学生置身于宋词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呢?特级教师吴建英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几首词的比较,感受词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不留痕迹地习得品词之法。如一读需做到读准字音,字正腔圓;二读要注重词句的停连、快慢、长短、高低等节奏韵律的变化,读出词的音韵美;三读要读出感觉,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四读应品尝“寻常语”的不寻常,回读语言,品悟词的精妙美;五读要引导学生明白“读词还要读人”,品读一首词,其实就是在品读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因此要了解词人,才能体会词的意蕴美。
一堂课下来,通过方法点拨,学生赏析宋词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基本上能从反复吟诵、想象画面、回味语言、了解词人等角度独自对宋词进行解读,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
3.追求课后的拓展延伸
得法还需用法。课上教师教授了学生读词方法,课后还可以鼓励他们去找自己喜欢的宋词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地迷上宋词,他们会经常摘抄一些喜欢的宋词读一读、背一背,写下自己的感悟。如有学生读到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感慨道:“纵使有再多的委屈也无处发泄,只有化作月光下的两行清泪,流不尽的是无尽的怀念,是无尽的期盼,更是无尽的遐想……”还有同学甚至能联系以前积累的诗词“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倾诉道:“如此愁苦之心情,真与李清照深得共鸣。离别之苦,非是一人所感,却是两人深有体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相思,这离愁,却是怎么也摆脱不了的。这萦萦绕绕、缠缠绵绵的感觉,深深附在词人身上,浓浓地藏进了词中。”……学生们的感悟可谓是既深探词人之用心,又兼顾纵横之联系啊!
(三)吟唱,让真情自然流淌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它自古以来就有天然的韵律感。为了让宋词与音乐来一场美丽邂逅,我们还从网上搜集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满江红》等词配乐的经典演唱曲目让学生欣赏、学唱。一时间,社团课、音乐课,甚至是课间,都时常有天籁般的歌声在回荡。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年诗会”“期末庆典”等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吟唱宋词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经典宋词的喜爱和理解,促使他们主动扩大经典宋词的诵读量,更好地接受经典宋词的熏陶。
(四)书法,让意象轻舞飞扬
在书法课上,我们会让学生欣赏以宋词为题材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当学生欣赏《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时,除了尽情感受皓月当空、清逸旷远的无限境界,还领略了不同书法家的不同字迹,如有的字势与文意融合天成,有音韵节奏之美;有的雄秀端庄,用笔浑厚遒劲;有的字体娟秀如珠、空灵飞动,韵味十足。学生在提升书法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对书法萌生了浓浓的兴趣,此时再选取几个重点字教学生写一写,可谓水到渠成。
“学习宋词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让我们行走在宋词的世界,去朗读、赏析、记诵……尽情地领略宋词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