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摘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了保障,使学生必须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介绍了在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改革
一、当前高校在体育方面存在的缺陷
(一)當前高校学生身体情况
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高校学生,忙于学习而耽误了锻炼、耽误了吃饭,有的学生还逃体育课,认为这门课不重要,上不上都无所谓,也不影响自己的成绩以及评奖学金、评优秀干部等,就算去上了体育课,也是应付老师,完全没有起到强化身体素质的作用。跑步不及格,跳远不达标,更别谈仰卧起坐以及引体向上了。各项体能测试的及格率非常低,由此可见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没有意识去改变自己体育成绩,因为他们认为这无所谓。
(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与国标测试要求相关度不足
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的成绩评定是以学生在所选项目课程的各项技术上的具体表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在其中所占权重很小,而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成绩又是独立评价的,没有在该生的体育成绩中得到体现。因此,国标测试在失去了对学生应有的制约和激励作用,再加上部分高校对国标相关规定的执行并不严格,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国标测试不认真、不重视,客观上导致了国标测试成绩的整体偏低,逐年下滑。加上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的不断下滑,在国标测试中,出现了许多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学生。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田径类训练课程的开放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课程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进行选课,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街舞,瑜伽等等。然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测试项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以及引体向上等。这些项目根本没有在体育课中得以训练,因此,增设田径类的体育课程刻不容缓。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课上,而田径类课程纳入必修课,这样一来,两种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会每周都增加一些体育课的时间,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二)增多体育课程并设置考核
体育课不仅仅是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的日常放松课,更是学生锻炼身体的大好机会。高校应当将体育课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定当中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一般为一周2-4节,这样短短的几节课根本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再加之许多老师占用体育课来进行补课,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各大高校应当适当的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并且,设置考核,将学生的体育成绩计入到学生每学年的综合成绩中,在评奖学金、评优秀干部等荣誉时,将体育成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一些体育不及格的学生要重点观察,无故挂科则令其进行重修。
(三)根据考核成绩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多数学校仍仅仅停留在完成教育部要求的数据上报任务层面,而忽略了对于测试数据的应用,这样做其实是违背了教育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真正目的。建议将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应用于体育教学课堂,教师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因材施教。在学期初,教师除了可以领到所教班级的名单外,如果还可以领到班级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话,这将对体育老师整体把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而根据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教师可发现学生在耐力、速度和力量素质方面较弱,教师就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增加安排相应内容的锻炼,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身体素质,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判定学生身体素质的权威文献,因此,将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一些思想合理的纳入到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进行锻炼还可以放松身心,一举两得。体育课程的改革也是一种公平公正的表现,中国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而其中的“体”就是指体育,由此可见体育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进行评奖评优时,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体育课程的改革,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锻炼当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体育课变成了学生所期待的课程,所放松的课程。
四、结语
学校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负责,一个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他们读书写字,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将他们锻炼成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尤其是他们的体育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进行授课,严格的约束他们,让他们对体育课也像对其他考试课程那样上心。只有锻炼好了身体,有了一个良好的体质,才能有力气去学习,去拼搏,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03):158-159.
[2]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S].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