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涛
摘 要:由于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到小学生阶段的情感特点,针对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真实的情感流露加以深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情感。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一、引言
情感教育不同于刻板的知识传输,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调动一切内外因素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一个弄浓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感受到的情感与日常生活所结合并得以升华。下文,我将从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究针对如何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提出几点建议,望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一些参考。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未完全,尤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语言的使用还不够精准,通常不能准确的描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通过情感教育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在情感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加强课堂互动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突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由于情感本身具有流动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起到联系师生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情感的流动和起伏,课堂就不至于死气沉沉,课堂气氛将更加生动。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跟着情感的变化而进行课文的学习,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减少学生上课走神、溜号的现象。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前,首先在备课时,要深度挖掘教材中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们的热爱。在学习中,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相应的情感表达。教师备课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情感类型将课文分类,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感类别的课文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课本为例,教师可以将具有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情感的课文归为一类,如《长城和运河》。教师在教授本课时,可以先使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建造的背景,再向学生们讲述建造长城和运河时我国人民是如何克服种种苦难的。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同时,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是十分有利的。
(二)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的学生思维方式还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对于抽象的情感很难做到完全把握,对于课文的情感理解也往往浮于表面。教师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下,应主动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以普遍进入到小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教学重点,尤其是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情感点,对学生加以适时的引导和深化,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感受到课文流露的情感。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菩萨兵》为例,本文了体现了藏民和红军之间的鱼水之情,教师在教授本课时应注意情感的传递。教师可以应怀着充沛的感情阅读这篇文章,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低沉的音乐,渲染课堂氛围。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藏民和红军之间的情感,并加强学生对红军、对共产党的情感,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情感起伏变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声调变化中,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严肃,刻板的角色,使学生难免产生畏惧的情感,这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喜好、兴趣,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所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在课下也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尊重学生,不能单方面的将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更应该将看到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落后于其他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和批评,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跟上学习进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仅提现到学习上,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教师要加强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他们的症结坐在,从家庭,学校多方面入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剖析学生的真实情感。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有帮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下学习,能够对课文情感产生强烈共鸣,并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学生在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后产生的情感,使小学语文的教學不仅仅止步于知识传输,还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娴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447.
[2]张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19-120.
[3]范梅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8,15(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