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萍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当作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而对于预习的重要性却视而不见,对学生进行预习的方法指导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这样就把课堂教学的重任全交给了教师,学生从来不会带着问题进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慢慢减退,学习效果降低。本文就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做一简单的论述,希望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数学;预习方法;指导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时量相对减少,学生课后安排时间增加,而教材在深度不变的情况下,广度有所增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密切,突出实用性,因此,从“教”到“学”的转型已刻不容缓。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而言,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初步了解新课的知识点,发现疑难问题,还能使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注重读
1.通读数学内容,了解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可以把重点字词、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分别用圆点、直线、波浪线、问号等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
如: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某商品的单价是5.00元,或者说某商品单价是5元,发现这两个数是相等的。(即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提示通过撕拼、折叠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又如: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中的“搭一搭”这一内容,通过学生动手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仅根据立体图形某一面的形状,所搭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
(3)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预习中,通过“对比”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是2条长边与2条宽边的和,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长的和,“对比”是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
二、提倡想
预习要讲究方法,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问题使他的认知结构处于不平衡甚至无需状态,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目标听讲的内驱力,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讲究做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學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里的做有多方面理解。需要实验的就动手做实验,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如在教学《测量》时,学生通过看书就会很自觉地准备好尺子。再如,有些操作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如教学《统计》一课时,要学生统计家里一个月的费用支出情况,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它作为预习的内容,让他们在课前完成。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预习中也可以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题,之所以说尝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同时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为难理解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通过预习,每一个学生在课前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材料等等,都是课堂上特有的课程资源,将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使数学课由“一言堂”变成“多言堂”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把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