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生
摘 要: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情况,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同时,一些如八百米等的体育项目设置了明确要求学生达到的硬性指标,尤其体现在目前的初中体育中考中。而八百米作为女子测试的中长跑项目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阐述训练女子八百米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八百米;训练策略;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39-01
引言
在体育测试中,八百米是较跳远、50米跑等更能通过短期锻炼得到提高,得到更高甚至满分的项目。而且在体育中考中,八百米是女子考试的必选项目之一,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部分。考验考生的耐力、意志力和跑步过程中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1教育学生跑步的基本技巧
掌握跑步技巧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跑步项目,增加对这一项目的了解,增强自信心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克服对中长跑的畏惧心理,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避免跑步时出现意外情况。另外,还能为课堂增添趣味性,弥补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空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基本技巧主要可以分为跑前、跑时、跑后三个阶段。
例如:教师可以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好一双耐穿合脚的运动鞋,跑前应当要求学生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吃东西,否则会出现食物尚未消化,而又剧烈运动给胃增加负担的情况。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弓步压腿、高抬腿和转体运动等,帮助学生将腿部肌肉和韧带关节提前唤醒,从而有效避免抽筋。此外可以嘱咐学生在跑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在跑时正确的动作姿势如摆臂和抬腿以及步幅节奏,还可以教导学生在遇到身体极限时及时调整呼吸的频率,有效缓解跑步时带来的喉咙干涩等不适感。跑后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不能立即停下休息,而需要多走几步,减缓小腿肌肉的酸痛感,使身体有一个慢慢恢复跑前状态的过程。
在传授学生跑步技巧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专有名词可以适当跟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跑步时会出現的各种情况有一个心理准备和预期,并在学生掌握运动技巧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也在运用技巧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和提高。
2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初中生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无法在一次训练中就取得成效,需要反复多次不间断的练习才能有所进步。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训练程度由轻到重,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以每次体育课慢跑八百米作为基础训练,帮助学生克服面对八百米的紧张心理。让中长跑成为稀疏平常的一件事。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两到三次的弯道跑,接着在下一次训练中进行两到三次的弯道变速跑[1]。再次,可以继续加强练习难度,要求学生一点点提速,然后从慢跑八百米增加到一千米。再接着,可以训练学生进行四百米和六百米的适应性训练。最后,可以适当加入变速环节,训练学生进行最后五十米冲刺跑和一百米冲刺跑。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少数几次的八百米的测试,以便记录学生在不同训练阶段跑完八百米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学生进步程度的情况调整训练,还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这样,不仅能调整学生的身体状况,还能稳中求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关键的是在八百米跑步开始时,学生要懂得尽量保持较快的且能长久维持的一种匀速状态,也为最后的那几十米冲刺积攒力量。教师应反复强调“不到终点就不能减速”的理念。学生往往就是在最后几秒钟的时间里拉开了距离,减少了花费的时间。
3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反复的中长跑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可以在训练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类似于文化课堂中开始上课前的课程引导语一样,体育趣味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提升,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也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
例如:最常见的一百米接力赛。在比赛中,学生既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能提升跑一百米的速度。还有类似“六人七足”这种能锻炼学生节奏感和协调性的体育游戏。包括最简单的集体拔河比赛,也不失为一种能锻炼学生的耐久力和爆发力的体育活动。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加轻松的趣味性活动如传接球等。
简言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和运动的热情。而八百米作为女子的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可以从大部分女生比较关注的减肥方面的问题出发,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可以引导学生配合教师教学,认真对待体育训练,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减少“注水”现象,从而提高训练成效,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4结语
总之,进行初中生八百米的体育训练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展示一定的运动技巧,从而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摆脱对中长跑的抗拒心理,进而获得成就感。利用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增加体育课中体育内容的多样性,保持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再通过适当程度的心理暗示,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有效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帮助缓解学生长期以来的学习压力和一些负面情绪,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旭光.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运用[J].求知导刊.2015(23).
[2]宋金刚.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品质[J].学周刊.2015(02).02757063-5DE6-40F0-A09E-535A2B7CF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