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民间流传着具有浓郁生活气息、风格悬殊的游戏,这就是民间传统游戏。本文将深入分析民间传统游戏的特点及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并为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传统游戏而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游戏;幼儿园;优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来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流传下来许多具有生活趣味的游戏。然而,随着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间传统游戏逐渐被遗忘在我们的生活轨迹中。因此,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民间传统游戏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一、民间传统游戏的特点
民间传统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相传,到如今依然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娱乐活动,具有诸多的优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民间传统游戏形式具有较强的灵活多变性
传统游戏不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玩法众多,规则简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易于掌握,幼儿可自由選择游戏、选择小伙伴,能让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才能使幼儿园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进步,能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新性。
2.民间传统游戏内容具有浓厚的趣味挑战性
传统游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能使幼儿在玩中得到乐趣,促使身心的愉悦,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幼儿心智的形成。陈鹤琴提出: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应以儿童的年龄,给予各种游戏的工具,使他们有适当的游戏。在玩传统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应该是幼儿的朋友,与幼儿一起玩耍,在玩耍中注意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性情,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3.民间传统游戏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性
规则是游戏中的首要元素,是制度化了的游戏行为规则。所有的游戏都有规则,广义地来说,一切真正的游戏都是规则游戏。在规则游戏中, 儿童通过互相合作, 共同制定、接受和遵守规则, 并监督游戏规则实施甚至接受不愉快的游戏结果, 使得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选择传统游戏时,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在实施传统游戏中,要注重将规则文化渗透于其中,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输和赢。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了解一个民族,要领会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促进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安定和谐。民间传统游戏有厚实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属性,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2.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育发展
从古至今,人们特别重视幼儿的智育价值,民间传统游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智力,增长了知识。智力游戏中的语言文字游戏、棋牌类游戏都显示出人们注重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智慧、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尝试
1.创设游戏区域,回归幼儿本真教育
“本真教育”是一种贴近生活实际、顺应幼儿天性的教育,也是尊重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更是促进儿童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理应满足幼儿的生活体验,返璞归真,提倡“让本真教育成为一种信仰”的理念。我们借助于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在室内外创设不同的区角,每个区角放置多种传统游戏材料,根据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开展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大部分教师生怕孩子错过学习机会,在孩子游戏中不停地提示与启发,着急去发展他们的智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其实,这都是成人的思维,跟孩子没关系。因此在幼儿进行传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幼儿放到环境中,幼儿自己会发现,教师只需要适当地解释和引导,并且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幼儿主动地去游戏、去体验生活。
2.创新游戏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游戏由于产生时间久远,经过时代的不断变迁,其中体现的内容或生活背景有些或已经疏远儿童。传统游戏本身也有一些自身因素的局限,或已不合时宜,或在趣味性上还不够生动,或过于单调,或缺少亲近感、生活气息等,这就要求教师选择传统游戏中的积极部分,吸收其中的精华,同时去除消极的不合时宜的糟粕,推陈出新,不仅注入时代元素,也使之能够与幼儿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总之,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被当作娱乐消遣的手段,或是消磨时间和浪费幼儿的精力,更是由于其内容的健康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而带给幼儿更多的正能量。民间传统游戏不仅崇尚自然,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还具备浓厚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大力提倡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03):76-79.
[2]吴云.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3(01):20-22.
[3]申晓燕,陈世联.儿童游戏·游戏文化·儿童文化—基于文化学的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25-128.
[4]王小英.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学习:内在的连结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3(07):3-7.
[5]张琼.乡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与实践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9):41-43.
[6]雷湘竹.学前儿童游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苏艳红.本真课程:回归儿童真实生活[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04):4-5.
[8]李静,季俊昌.本真课程,让快乐从幼儿心底流出[N].东营日报,2018-2-23(3).
[9]罗红辉.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传承与创新[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67-69.
作者简介
崔路清(1992—),女,山东菏泽人,渤海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