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墨文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新的教学方法都应运而生,小组合作是近几年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中都有所运用,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学情况当中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会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大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主要就小组合作如何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合作交流;反思
引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数学课堂的需要。然而小组合作教学与学习模式已被广泛的用于课堂之中,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見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合作学习中,首先学生对问题进行自己的阐述与理解,其次在组织小组进行小组探讨,以学生的自发性学习为主要目的,把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构建出高效率课堂,高效率学习的完整体系。
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
合作学习中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为学生选择良好的学习伙伴是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校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向于和日常关系融洽的学生进行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倾向于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合作。在合作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多边形适当地做出改变。
对学生进行分组有不同的形式,教师在分组时需要综合考虑班级内部情况,合理分组。但是无论以什么方式分组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因为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小组内部不同的看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小组内的分工对于合作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小组要选择出相应的小组长,在进行学习讨论时对学生进行管理,对于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小组长酌情为组内成员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有事做,在讨论时都能积极发言。
例如在2、3、5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从而将合作学习的效率最大化,教师根据成绩对学生们分组,使每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均衡。然后为各个小组制定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小学生都学习了乘除法运算的知识,学习任务可以设置为在从1-50的数字中分别寻找2、3、5的倍数,小组内要选出一名学生在纸上做记录。对于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小组内成员可根据学习能力合理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对1-50的数字进行筛选以后,引导学生观察2、3、5的倍数有什么规律,如果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提示,比如5的倍数都是个位数是0或者5的自然数。通过适当的提示增加学生合作探究的动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创建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对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慎重选择,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要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学习或巩固。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进行教學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合作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往往能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深思熟虑,尽量选择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性问题。有争议的话题会成为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部分,有争议才能学习、进步,适当地为学生设置争议的空间,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有效的融入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温习一遍长方形面积的求法,然后让学生们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防止走弯路。比如教导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求法展开探究,小组内部互相讨论研究如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1]。
三、科学合理把握合作的时机
小组学习的时间十分重要,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小组学习的时间,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握好科学的小组学习时机,才能发挥出小组学习的最大优势。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图形的变换”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没有接触过图形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图形变换后的识别十分困难。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具平均分给各组让各小组分别摆出图形变换后的各种图形,使同学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图形变换的方式以及图形样式,此时,学生就很容易分辨出图形变换前后的样式与方向。
其次,每个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小学数学的小组学习要根据研究学习的对象制定人数,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以及相应的学习计划,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并指定一名组员对其进行负责和协调,从而达到小组成员行之有效的掌握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比如将能力较高的同学与能力稍低的同学组为一组,使学生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形成相互协作的合作关系,这样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学生从分享经验中解决实际问题[2]。
四、指导学生提高对合作的认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成绩,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合作教学中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在初始阶段可能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是只要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智慧,理清学习思路,组长进行任务分配,组员积极配合,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收益才会最大化。这样学生不仅适应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引下的互助合作,而且在课后的各项活动中更独立更团结。
参考文献
[1]黄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1.
[2]傅惠珍.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