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科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将其融入地方高校創新创业教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岭南文化能够与激发创新创业精神、规范创新创业道德、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育人目标相契合.因此,可以从以岭南文化融入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实践基地等层面实现岭南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创新创业;岭南文化;育人功能;教学理念;教育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0-0158-03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经过近80年的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因此,地方高校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将地方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1 创新创业教育与岭南文化的内涵界定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等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1]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传授创业理念、知识和技能,培养创办新企业、新事业的人才;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2]3-4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产业化的具体过程和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3]
1.2 岭南文化的内涵
岭南,指中国五岭以南地区,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组成.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本文所论述的岭南文化是狭义上的概念,专指广东地区.岭南文化是指岭南人民在岭南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合.[4]14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形态上,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区域和民系上,可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雷州文化;从自然环境上,可分为山区文化、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从具体类别上,可分为思想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宗教文化、岭南语言文化、岭南文学诗歌、岭南画派、岭南音乐与戏曲、岭南工艺、岭南建筑、岭南民俗文化、岭南饮食文化,等等.
2 岭南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性
2.1 岭南文化与激发创新创业精神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岭南文化具有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特色,这与激发创新创业精神的育人目标十分契合.岭南商贸文化是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摇篮.广州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外贸港口,在明清海禁时期也保持“一口通商”地位.[4]53绵延不断的商贸文化,使岭南人民形成了敢想敢闯、求新求变、灵活变通、务实肯干的精神底色.岭南移民文化、侨乡文化孕育了“日久他乡即故乡”的开拓精神.历朝历代的中原移民南下岭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诗书耕读传家.同时,岭南向往移民也历史悠久,现今约3000万海外华侨中有70%源自广东.[4]53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创新创业成为一种社会氛围.截至2018年10月,广东共有34510家高新技术企业.[5]将岭南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将有助于激发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
2.2 岭南文化与规范创新创业道德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岭南文化具有平等诚信、敬业务实的特色,这与规范创新创业道德的育人目标十分契合.古代岭南地处偏远,受中原正统文化的限制与束缚较小,岭南社会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使岭南人民形成了重商诚信、平等互利、义利并重、敬业务实的个性特征.平民性和重商性是岭南文化中共生的价值支柱,契约精神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渗透入岭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是岭南文化敬业务实特点的体现.将岭南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将有助于规范创新创业道德,尤其是商业道德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创业道德规范,确保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
2.3 岭南文化与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充分挖掘资源岭南文化蕴藏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必定能实现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育人目标.第一,岭南制度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通识能力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利用政策,打破体制禁区,为国家的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入学习广东改革开放的制度文化资源,必定能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第二,岭南物质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素质.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显示,广东创新能力排名首次跃居全国第一.[6]充分利用岭南工艺、建筑、民俗传统物质文化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物质文化资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必定能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素质.
3 创新创业教育中岭南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3.1 依托岭南文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根据岭南特色创新创业课程的要求,扩大创新创业教师总量,优化创新创业教师结构.通过政策导向和产学研联动,把具有创业家精神、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等、具备创新创业专项素质和技能等符合条件的校内外专家都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根据岭南文化特色和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要求,共建岭南特色产业孵化平台,形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其岭南文化素养.依托各高校的岭南文化研究機构和广东省创新产业园的资源,由岭南文化专家和岭南特色产业领军人物,面向创新创业教师开展岭南特色的创新创业继续教育课程,提升任课教师的岭南文化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3.2 借助岭南文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
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产业升级的需要,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依托各高校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等特点的广谱式的岭南特色创新创业课程.
首先,深入挖掘岭南思想文化、岭南红色革命文化、岭南改革开放文化和校史校情等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想.
其次,深入挖掘岭南诗歌文学、岭南戏曲音乐、岭南美术设计、岭南工艺、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商贸文化等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综合素养课,帮助大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再次,根据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产业升级的需要,面向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专业融入课.2015年,广东省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启动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各高校可依托原有的学科优势寻求突破,建立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相关的创新创业学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3.4 运用岭南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实践基地
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产业升级的需要,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物质资源载体,建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首先,将创新创业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岭南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建设创新创业价值观培养教育实践基地.如在中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烈士陵园景区、深圳市博物馆和莲花山公园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创新创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其次,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深入粤东西北地区,建设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电子商务进农村、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再次,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相结合,组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在深港创新圈、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建设中贡献力量.
第四,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和2017年公布的前两批共计120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中,广东省内有8个,[9]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岭南文化特色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发展.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而岭南文化与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激发创新创业精神、规范创新创业道德、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育人目标相契合.以岭南文化融入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实践基地,必将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孙惠敏,陈工孟.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8-08-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 4.html.
〔4〕李权时,李明华,韩强.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5〕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EB/OL].[2018-10-30].http://app.gdstc.gov.cn/app/sjkf/kjxm_10203.jsp.
〔6〕宋雅静.《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发布:粤苏京居前三[EB/OL].(2017-11-25).http://district.ce.cn/zg/201711/25/t20171125_2699 5536.shtml.
〔7〕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8-10-20].http://zwgk.gd.gov.cn/006939748 /201801/t201 80113_748467.html.
〔8〕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8-10-20].http://www.gd.gov.cn/gkmlpt/content/0/146/post_146261.html.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EB/OL].(2016-05-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12/co ntent_5072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