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果元
摘 要:众所周知,人事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它的特殊性在于人事档案是根据个人在学习、职业生涯中的经历、勤绩建立等逐步形成的,与个人职称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劳动保障、入党提干、组织关系等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通常由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个人和行业都有着不同替代的作用。真实、详细的人事档案信息可为职业变迁提供依据,为职称晋升、入党提干等提供有利保障,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而本文我将从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的关系出发,探讨两者当前关系和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提出一二建议。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职称晋升;职业升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众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一种信息管理形式具有其重要的记录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是网络存储的便利性和大数据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技术犯罪和网络操作等行为给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成为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如何搭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快车,建立区别于传统纸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档案管理形态,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正式性,避免其在职业晋升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一、关于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之间的两者关系分析
1.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之间的两者概念简述。人事档案信息是社会人在进行人事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主要经历和轨迹,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它的全面性、真实性、现实性、流动性、动态性、机密性等六大特点决定了职业人在经历社会变迁和职业变动的时候就离不开它,特别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审批等关键节点时,更是有力的凭证和依据。人事档案信息不仅为新单位提供可参考的知识学历、能力才华、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信息;也为应聘者将自己过去的职务、职称、品行、才华等多方面提供平台来充分展示自己。职业人在经历社会变迁和职业变动的时候就需要利用过往的档案信息,来为新单位提供可参考的知识学历、家庭及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背景,也需要将自己过往的职务、职称等多方面展示出来。可见人事档案信息对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职称晋升是指职员在职业生涯通过不断努力发展中,由于自身的工龄、经历、学识水平等达到了一定标准,从而获得相应的岗位上升迁。通过职称晋升能给晋升者带来职业身份转变,社会声望提高,资源分配和薪酬福利增加等诸多红利。职业晋升的影响因素是多个方面,其中人事档案信息对它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致命性。如果缺乏或造假会给晋升者造成不公平对待,也给评定机构带来工作的不便。
2.人事档案信息准确、缺失将影响职称晋升。过去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业务不熟练,技术不先进,统计不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准确性常常难以得到保证。特别是在早期的很长的一段时期,一些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档案管理员文化程度低,党性觉悟不高,不爱学习钻研,不懂得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信息采集,导致人事档案信息不准确或者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而人事档案信息准确、缺失将会严重影响职员的职称评定。它既不利用评定机构开展工作,也会有失公平对待每一个竞争者,更会挫伤晋升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分析研判职员资格,选拔不出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所以,人事档案信息不准确或缺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职称晋升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人事档案信息造假影响职称晋升。人事档案信息造假是近年来出现比较频繁一种社会现象,这给职业发展和行业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一旦查处会给个人职业生涯及政治前途予以致命打击。造假的人事档案信息不仅影响个人职称晋升,给整个职业发展和行业都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也剥夺了他人职业晋升公平竞争的机会,更会造成社会不良风气。所以现在各单位对每位职员信息都进行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杜绝信息造假。当前主要存在的人事档案信息造假的有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考核等级造假、职称职务造假及冒用他人信息等。
二、如何处理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关系带来的问题
1.核查核准基础信息,从源头杜绝信息的缺失和造假。处理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关系带来的问题关键环节是从源头杜绝信息的缺失和造假,重视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人事档案部门对职业晋升发展的促进作用。各个单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完善人事档案部门,加大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号召,各单位立即行动,组织党性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人员对每位职员的人事档案进行专项审核,彻底核查核准每一条信息,建立动态管理人事档案信息花名册。从信息登记的源头上,人事檔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档案资料和档案信息的登记错误。降低档案管理工作中在登记和传送档案信息时出现网络系统、人为疏忽等问题。
2.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起人事档案信息大数据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构建互联网大数据的人事档案信息平台。其一需要各地加强在人事档案信息上的相互流通体系,改善异地人事档案的现状,建立起全国流通的人事档案信息制度,为各个事业、企业等单位,构建人才信息的基本平台。其二是从企业和职工单位角度,企业内部大数据不仅仅企业自身有利于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源分析;也有利于保护职员的人事档案信息,减少职称晋升和评定过程中的不公正待遇和繁杂手续等。企业在推进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将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系统放在首位,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可存储、记录和查询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系统,便于在职业晋升时对人事档案进行调取。职工人事档案信息库是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低风险的计算机软件支持下,企业和各级单位可以通过利用文字、图片多元化的电子记录方式记录职员的认识活动,从互联网的角度建立起全面性、真实性、现实性、动态性和集合性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3.增强单位的管理意识和信息核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道德水平。提高信息核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是杜绝人事档案信息造假、缺失的关键途径。信息核查管理人员应该以高度思想觉悟、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支撑,在担任人事档案信息核查管理期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这需要企业和单位展开对每位职工的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核查核准每个人的基础信息;其次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在计算机使用和软件操作能力的培训,规范各行各业信息核查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中的行为,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此外,行业和单位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开展培训,还需要党建、团建活动做辅助;以此来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队伍的整体道德风貌。使其信息核查管理的业务能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最后信息核查管理人员还需要熟悉各个行业的人事档案信息法律法规,比如《档案法》、《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等。严格遵守法律和职业规定,不得篡改或协助他人更改人事档案信息,以此来提高信息核查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队伍的整体道德风貌。
4.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机制。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机制主要是从国家层面来考虑,同时需要企业和单位层面的加入和合作,在多方重视下,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制度的商榷、设计、制定。其中人事档案信息机制需要考虑大数据应用、制度创新、社会责任等关键元素。防止部分职员和单位未来职称晋升的利益而走到违法的边缘或者是抓法律的漏洞。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就有了更大的必要性。企业和单位应当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机制,推动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程序的完整,对于职工档案信息变更进行全程跟踪,做好相应记录,规范人事信息,促使资料收集过程的规范化。在一個完善的人事档案机制中还需要强调信息流通和管理。充分确保人事档案信息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以此来从源头杜绝人事档案信息缺失或造假以及给职称晋升评定带来不公正等问题。
5.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明确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责任。正如前文提到的,对于人事档案信息造假,我们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于单位和参入造假人员进行追责和严厉的惩罚,同时要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的监管和更新工作。对于每次参与职称参评的人员信息要进行公示,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对于职称晋升不透明、存在信息造假或者暗箱操作的严格查处,还职称晋升竞争者们的一个公平。其中网络监管部门需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惩罚机制,将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去控制和预防;针对违法更改冒用他人人事档案信息的人员进行重惩,对于职称晋升不透明、存在信息造假的严格清查。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惩罚机制,针对违法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人事档案材料以及更改冒用他人人事档案信息的人员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建立网上举报和监督平台,让社会大众参与到人事档案信息的监督工作中来,让我们的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起人事档案信息大数据平台;增强单位的管理意识和信息核查管理人员的专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机制;加强对造假的惩处力度,明确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责任。这四个方面来谈及如何处理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之间的关系和推动人事档案信息与职称晋升的规范化。同时还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俊华.从一起非医师行医案探析医师资格证书与医师资格之不同[J].医学与法学,2018(03)
[2]卢可健,黄燕娟,王 洁.探讨以能力为导向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1)
[3]李 攀,童伟宏.浙江:推进职称改革重点领域进一步下放评审权[J].人才资源开发,2018(13)
[4]岳奎志,张 利,史建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学教员职称晋升预测模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