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分析

2019-09-10 17:53:24曹静
速读·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

曹静

摘  要: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环节,而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对于儿童有多方面的益处。本文从儿童立场对于幼儿园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行了分析,如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将个别化学习与儿童游戏结合起来,希望可以给幼儿教学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儿童立场;幼儿小班;个别化学习

小班阶段的幼儿思维中,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心理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依赖性。因而在幼儿学习活动中,需要重视环境的营建以及与同伴、教师的互动。对于新材料,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新鲜感,而在游戏过程中也不具备相应的目的性,所以需要设计个别化学习活动。

一、创设时宜的环境

(一)明确活动的要求

规则与活动的要求可以有效地约束幼儿的行为,在刚刚入园时,幼儿对很多材料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进行互动。但是在一定时间之后,幼儿便会兴味索然。如,在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建构材料的“叠叠乐”就是一类常见的材料,在幼儿兴趣下降之后,小积木就会被幼儿到处丢弃。为此,教师可以将积木的组合方式以图示的方式展现给幼儿,其一,便于幼儿理解搭建方式。其二,不同的组合方式拓展幼儿思维,激发其探究精神。果然材料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开始不断挑战,为了叠更高、变出更多造型而尝试与努力。

(二)重视氛围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对于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起到助推的作用,幼儿的学习不仅仅可以看作是行为上的参与,更是在心理与心智上的互动环节。将情境代入到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就可以让幼儿获得游戏性的体验,体现出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加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从而起到智力发育的作用。

举例来说,“过新年”游戏当中,应当提供一个新年的氛围,教师可以设置新年树,给幼儿园同伴所带来的礼物。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年的氛围,而场景的逼真以及对朋友的情感则进一步增加了幼儿的实感。氛围的营建要重视材料选择的生活化,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活动中保持深厚的兴趣,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其中。

(三)活动材料的提供

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有较强的好奇心,较为好动。具有游戏性与情境性的游戏活动,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当具有足够的游戏性与趣味性。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与温馨的游戏氛围都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与生活场景更加接近的情境,并为幼儿提供情境化的材料,再现生活化场景,激起幼儿经验再现。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会在与教师、同伴的游戏与互动环节当中获得情感体验,体现出游戏的价值。

二、选择适切的内容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

个别化学习活动大多都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主题经验来开展,主题活动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所以在集体活动当中大多是幼儿的共同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幼儿进行引导,为了保证每个幼儿的全面开展,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无法给予每一个幼儿以足够的关注,这同样限制了对幼儿有效指导空间。而在主题的开展活动中,个别化学习活动实质上是主题活动的延伸。举例来说,在“贴五官”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基于对同伴的认识来为其添上对应的五官,并与照片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正确;而游戏“猜猜我是谁”中,则有效地拓展了幼儿在语言领域的能力,幼儿可以应用语言来介绍自己,也可以介绍好友等等。

因此总结起来,小班阶段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重视体验与幼儿的自主性,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创新,基于教学目标来创设主题核心经验的个别化学习,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经由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对幼儿学习的良好支持,提高幼儿游戏与学习行为的参与度。

(二)预设活动目标

在主题背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为此应当首先针对相关活动设计参考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关键词来进行细化,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举例来说,幼儿园内的小花园主题的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养成观察周围花草树木的习惯与能力,并通过对植物的认识来产生爱护情感,而总体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方面:形成对颜色、大小、多少的认识。

情感方面:形成对观察行为的热爱,并产生对花草乃至于大自然的喜爱。

技能方面:结合物品外形的特点来进行对应,并完成排序。

小班幼儿的特点在于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来完成探索,对于自身所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仔细观察,进而对常见动植物形成相应的认识。通过感知可以区分物体的多小与大小等外在特点,而对多少的判断则是通过一一对应来实现的。在口手一致的点数方面,则可以数到5,并有按数取物的能力。

因此结合小花园主题下“种花”这一活动,在认识方面,需要幼儿应用多种感观来感知花朵的高矮、多少与颜色,了解其外在特征;在情感方面,通过观察植物、照顾植物,萌发爱心及责任心;技能方面,掌握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结合花朵的外表特征来进行分类与排序,如颜色、大小等等。目标的先行,让教师明确了活动开展的意义,在活动实施中的关注点是什么,明确在活动中应更多地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活动。

三、活动材料的投放

在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极为重要,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在材料结构上,要做到高低结合。具有较强封闭性的高结构化材料,探究活动的答案都具有唯一性,所以幼儿可以自主行检验而低结构化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低结构材料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都极为有利。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来提供相适宜结构的材料,并多投放半成品、少投放成品。如,在“鱼池与小鱼”活动中,材料为多种颜色彩泥、手工纸、蜡笔、一次性纸盘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将纸盘幼儿作为小鱼的家,而小鱼部分幼儿永橡皮泥来表现,部分幼儿用蜡笔直接画在纸盘上,还有画在手工纸上,然后自己剪下来的……在这个活动那个中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不同动手能力与抽象、形象的表现力。

其二,所投放的材料應当具有足够的层次性。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可以满足于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具体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每个幼儿的能力与水平来将材料划分为若干个难度,实现分层,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两个形式:根据不同材料的难度来贴上星级,如一星、二星、三星,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材料的层次性,可以激发幼儿不断发挥自主能动性,并进行自主挑战,实现主动发展。

其三,如有需求可以为幼儿提供清晰易懂的说明示意图来作为辅助工具。如果所操作的材料较难,而生动、浅显的说明示意图可以帮助幼儿克服陌生与畏惧的心理,从而完成操作,达到目的。说明示意图对于幼儿的理解来说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阅读,并模仿操作。在说明图的呈现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特点来优化调整,起到引领的作用。小班的幼儿理解能力与观察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更具象直接的图示,而在幼儿的理解能力得到一定发展之后,即可以试着略去一些步骤,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完成游戏流程。

从个别化学习活动价值取向方面,小班的学习活动与中班与大班都应保持一致性,但是为了确保对幼儿的吸引,就应当保证游戏活动更多地借助于情境展开,保持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应当对低年段的幼儿进行分析,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与自我发现与完善的空间,以适应于幼儿发展的需求,实现个别化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栋东.浅议个别化学习分享交流环节的互动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07.

[2]李俊琳.幼儿个别化学习中的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3.

[3]黄英.利用个别化学习活动疏导幼儿入学困惑[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57+165.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数学规定:儿童视角下数学文化的关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57:24
走进“童画世界”:触摸美术教育的风景
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设计与教学
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设计与教学
生本活动,让童心回归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