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启胜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核心素养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开展体育体智能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要认识到现代体育体智能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体质为基础,创新体育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将体智能课程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扩大体育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综合教育效果[1]。
一、中小学体育体智能教育概述
在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于学生的体能和体育锻炼强度都给出了建议和标准,并将学生的体育运动和身体素质检测等都纳入档案,我国的未来社会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要求,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中小学生正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运动,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时,经常出现“看的人多、动的人少”的局面,我们要在体育体智能课程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摸索中小学生体育体智能课程改革和创新策略,以提升体育体智能课程的发展工作[2]。
二、现代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教育发展方向
体育体智能课程强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体质特征,调整体育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活动。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他(她)们的身体需要运动才能长得更高、跑得更快,智力发展得更好。随着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体育运动是学生最为需要的教育,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人体有很多好处,例如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同时也是为将来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体智能教育不同于传统教学,而是更突出体育的针对性和适应度,不是简单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相应的运动理论,培养学生的健康运动习惯,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更深入的认知。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中对于体育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最近几年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地位不断攀升,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在中小学这样的学业压力和身体变化时期,更应该关心学生的体育运动状况和身心发展。一个人对于运动健身的习惯培养需要在少年时期完成,所以在学校老师要对学生体育运动加强观察和重视,在学校很多原因抑制了学生的运动,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忽略了体育课,但是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目前的我国教育中越来越看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体智能课程中是向学生传达体育知识和提升体育意识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3]。
三、当前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其身体发育成正比,在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学生缺乏参与性,对于一些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参加多个运动项目,而运动能力的较弱的学生却没有参加运动的机会,这样的情况不符合体育体智能课程的教育理念,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长期以来,中小学运动在项目设置上都比较单一,不利于全员参与。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应该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为主,如果长此以往会造成大部分同学在这个成长的年龄段缺少参加比赛机会,慢慢的对参加运动缺乏意识和热情,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体质和健康發展,违背了体育体智能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味地强调比赛竞技性,不是我们体育体智能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是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需要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所以说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上缺少可以让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这种项目不应该以竞技成绩为主要设置目的,而是要以趣味性、集体性、观赏性和益智性为比赛主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体育体智能课程教学策略
(一)发展有特色的健康运动项目
学校在设置体育体智能课程上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设计和创新上融入新的项目和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具有特色的项目加入到体育体智能课程当中,这样可以提升体育体智能课程的新鲜度,也为体育体智能课程的比赛增加了新项目,激发更多学生产生兴趣,在引进这样的项目可以不完全按照竞技类比赛形式,也可以是娱乐性或者劳动性的项目,目的是为了丰富体育体智能课程项目的多样性,提高参与度,让一些竞技类比赛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可以选择的余地,达到群员参与的目的,真正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融入[4]。比如说,将文化特色与体育相结合,包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体育体智能课程的认知。
(二)组织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项目
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即使在课程改革之后,很多都是采用较为单一的比赛模式,大体上都是田径类比赛项目,是一种同学之间、班集体之间的竞赛类项目,这样的比赛项目在竞技性上氛围较为浓厚,我们在倡导体育体智能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比赛的和谐氛围和感情教育,我们鼓励中小学生体育体智能课程比赛项目中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例如,可以举办接力跑比赛,在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的排序上分别设置成老师、学生、学生家长,让学生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加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不但可以享受运动的乐趣,还能让三者在活动中互相了解,互相沟通。老师在平常教学中一般都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生,在这样的比赛里可以完全放松,让学生看到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面,也让家长更多的参与到比赛中,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体育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通过引导家长和教师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培养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体育意识,对于学生课下开展体育运动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增加体育体智能课程趣味项目
中小学校体育体智能课程要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旨,在客观上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动员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掀起体育体智能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分析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改革,中小学生成长发育较快,他们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龄段。但是竞技性比赛并不一定适合大多数同学,但是如果可以全员参与,并且是以趣味性为主且具有一定智力因素的比赛,学生们就会有一种“从众心理”跃跃欲试,这样更利于全体同学一起参加。例如多人同脚跑、集体跳绳、接力搬砖等运动,只要稍稍增加一些需要思考的智力问题,这样的趣味益智性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引进一些增加学生常识的活动性比赛,既能增加学生参与度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灾难相关的救助知识。同时,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如果学生有一些特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运动间隙表演,比如集体舞、武术、跆拳道等,这些只有个别同学会的运动和活动,适合于让同学进行表演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给这些特长学生展现的机会,体育体智能课程不拘一格的进行豐富内容,主要是鼓励和提倡学生人人都有参加的机会,无论是趣味性还是观赏性的项目都可以拿出来展示。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现行教育提倡全面素质的培养,不能单单仅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其中的“体”是指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其中的“健康教育”就是倡导养成良好运动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积极性,而学校的体智能课程对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尤为重要。基于趣味性的体育体智能课程运动既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又能在运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在体育体智能课程背景下,分析和研究中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不断探索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方法,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绒扒恩,沈庚勉.多元智能理论与快乐体育理念融合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28):235.
[2]黄锦权.基于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智能课程研究[J].运动,2018(12):9-11.
[3]董诗阳.中小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数据的应用研究——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监测与采集[D].重庆:西南大学,2018.
[4]李世明.多元智能理论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多维思考[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3,32(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