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系列活动:牙掉啦

2019-09-10 16:16:58周黎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换牙龋齿小宝

周黎

活动背景

前几天餐前环节时小白突然哭了起来,周围的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小白的牙齿掉了。”孩子们升入大班,陆陆续续开始掉牙了。帮助小白止血后,我听到孩子们都在说“小白掉牙”的事情,好像在讨论一个大新闻。原来孩子们对“掉牙”这一现象这么感兴趣啊,那他们对掉牙已有了哪些认识?他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们之后,听到了很多回答:“老师,我们为什么会掉牙?”“我的牙齿还会长出来吗?”“我会把牙齿吞进肚子里吗?”……轮到小白时,他说:“掉牙好疼,可不可以不掉牙。”原来孩子们对掉牙有这么多的好奇和担忧,于是我们围绕“掉牙”开展了系列活动。

阅读活动:牙掉啦

活动目标

1.知道掉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

2.能使用单页多幅画面的阅读方法,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3.感受掉牙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掉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

难点:学习单页多幅画面的阅读方法,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本《东方娃娃》智力刊2019年11期,《牙掉啦》PPT。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谜语

师: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你们猜猜看,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牙齿)

师:如果人没有牙齿会怎样?(感受牙齿的重要性)

二、分段阅读作品《牙掉啦》

1.说一说小宝掉牙前的心情。

師:(出示杂志封2)找一找这个故事的名字,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幼儿观察表述后,教师再介绍杂志名称及作者。)

师:请从上到下依次观察这两幅图片,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掉牙前他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小宝的表情,感受小宝掉牙前的担忧。)

2.说一说小宝掉牙的过程。

师:(出示杂志第1页)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幅一幅观察画面,猜一猜小宝在做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请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

(重点指导幼儿阅读单页多幅画面的方法——按照顺序一幅一幅观察。)

3.说一说小宝掉牙后的心情。

师:(出示杂志第2页)小宝的牙掉了,小宝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出示掉牙前后小宝表情对比图)请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小宝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呢?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掉牙后小宝的表情:轻松、释然。对比掉牙前后小宝的表情变化,感受掉牙并不那么可怕。)

4.说一说谁会掉牙。

师:请阅读本页(杂志第3页)的第三幅图,画面中的哥哥和小宝的牙齿有什么不同?

师:小朋友们请阅读第4页,看看还有哪些人会掉牙。

师:原来每个人都会掉牙,掉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人物的牙齿,知道掉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

5.说一说掉牙后的趣事。

师:(出示杂志第5页)请你看看画面中小宝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重点引导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幅一幅地依次观察。教师讲述掉牙之后会发生的好玩的事,引导幼儿感受掉牙的有趣。)

师:啊,原来掉牙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啊。那么,你在掉牙时发生过什么事情呢?请你来说一说。

三、完整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一遍这个故事。一会儿请你来说小宝掉牙的故事。

活动延伸

讨论:人的一生会换一次牙,那其他动物们会换牙吗?会换几次呢?

请幼儿回家收集资料,用作下一次餐前活动讨论的主题。

餐前活动 :掉牙大事件记录

师:我们班很多孩子都在换牙了,大家都掉了几颗牙齿了呢?是在什么时候掉的呢?请你在这张表格中写一写。如果不记得掉落时间,请用“√”表示。

【说明】师幼共同设计一张简单的表格(见表1),请幼儿利用餐前、自由活动时间填写,统计自己掉牙的情况。然后,将表格张贴在教室里。幼儿可以相互了解掉牙的情况,进一步明白掉牙是很普通的事情,是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的事。还可以请幼儿讲述自己第一次掉牙时的经历,并尝试画下自己的“掉牙故事”。

科学活动:牙齿的奥秘

活动目标

1.比较观察牙齿模型,发现牙齿大小、位置的不同。

2.知道牙齿的分类,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及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镜子10面、放大镜10面、牙齿模型1个、牙齿分类图1幅。

活动过程

一、 认识牙齿

1.数一数我们有多少颗牙齿。

教师提供小镜子和放大镜,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也可以同伴间相互观察。

师:请仔细观察自己的(或同伴的)牙齿,数一数我们有多少颗牙齿。

2.说一说牙齿的种类与功能。

师:每一颗牙齿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牙齿模型)请你们再次仔细观察,看看每颗牙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大。

幼儿表达后,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并介绍不同牙齿的名称。

师:你们平时咀嚼食物更多地使用哪种牙齿?它们的作用会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我们有切牙、磨牙、尖牙、恒牙,不同牙齿的作用不同。

二、 一颗牙的旅程

师:刚出生的宝宝、年迈的老人都是没有牙齿的。那我们的牙齿在嘴巴里是怎么变化的呢?

师小结:刚出生的宝宝还没有牙齿,六个月时我们陆陆续续长出乳牙,两岁时乳牙长齐。到六岁左右,乳牙开始换恒牙,从此恒牙陪伴我们一生,陪我们一同老去,自然脱落。

科学活动:龋齿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等方法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2.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3.感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活动准备

镜子、放大镜若干,熟鸡蛋2个,清水、醋水若干,龋齿、健康的牙齿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认识龋齿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龋齿吗?看一看这两幅图,说一说图片上的牙齿有什么不同。

师:白白的牙齿是健康的牙齿,这个黑黑的牙齿叫“龋齿”,它是坏掉的牙齿。

师: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牙齿,找一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二、讨论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师:那龋齿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和周围的朋友讨论讨论。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认为“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师: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一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三、实验,了解龋齿的形成过程

教师出示实验物品——2个熟鸡蛋和清水、醋水。

师:这个蛋壳就像是我们的牙齿,将两个鸡蛋分别放入清水和醋水中浸泡,猜一猜会发生什么。

幼:清水中的鸡蛋是白的,醋水中的鸡蛋会变黑。

师:真的会这样吗?现在我们把它们放置在科学区,放学前我们揭晓答案。

验证:教师拿出提前浸泡的蛋,幼儿对比蛋的颜色,感受龋齿形成的原因。

师:请你们看一看两个蛋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會不一样呢?

师小结:健康的牙齿就像没受过污染的蛋,硬硬的、白白的。而龋齿就像被醋泡过的蛋,变得又酸又软又黑。食物残渣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和醋一样酸酸的东西,会把牙齿腐蚀变黑,成为龋齿。

师:长期不刷牙还会使我们的牙齿、嘴巴变得臭臭的。

四、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龋齿形成的原因,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呢?

师:请再次和周围的朋友讨论,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师小结:原来有这么多保护牙齿的方法,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

【说明】此活动让幼儿自己通过实验对比有所发现,所以需要提供清水(干净的环境)和醋水(脏脏的环境)两种实验条件。实验前可以请幼儿先猜想结果,再带着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活动中,实验前孩子们都猜到浸泡在清水的蛋会是干干净净的,浸泡在醋水中的蛋会变黑。虽然孩子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但还是毫不影响他们对结果的期待。当最后结果揭晓时,孩子们都说:“我猜对了”“就是我说的那样”。

活动延伸

餐前律动: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会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呀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漱漱口,笑一笑;我的牙齿白呀白花花。

区域活动

阅读区

自制图画书:《一颗牙齿的旅程》

在幼儿了解了换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对牙齿有了基本认识后,师幼共同制作图书《一颗牙齿的旅程》,讲述牙齿从婴儿期慢慢长出,到儿童期经历换牙、长出恒牙,再到老年期掉牙、牙齿不再长出的过程。

小医院

牙科医院:检查牙齿。

在区域活动时间开放“牙科医院”,也可以在餐后环节请一位小医生检查孩子漱口情况。

生活区

在生活区为幼儿提供刷牙步骤图:

1.上牙从上往下刷。

2.下牙从下往上刷。

3.咬牙颌面来回刷。

4.下后牙内侧从下往上刷。

5.上后牙外侧从上往下刷。

师幼一同设计记录表“今天,正确刷牙了吗?”,实行保护牙齿计划。

家园共育

爱护牙齿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养成的好习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在家监督孩子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食用甜食、汽水之后在三分钟内漱口。

猜你喜欢
换牙龋齿小宝
换牙了
动物换牙二三事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28
换牙
启蒙(3-7岁)(2018年9期)2018-08-30 08:55:56
捉迷藏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最后一名
预防龋齿
迷信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