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森
【摘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创建工作,信宜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现”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办学设施,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信宜市水口镇中心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以生为本,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应用融合创新,扬奋进之笔,全力推进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它既继承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又具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作为学校主抓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负责人,深感责任之重。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与分析
信宜市地处粤西。多年来,乡村的教师大多是坚守着“口头讲述+粉笔板书”为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已经不适于现今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乘“创现”东风,信宜市教育局装备中心、信宜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所有在岗教师举办了“培训+课比”的学习培训,吹响了“以生为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改号角。经调研,我们发现:1.自校园网的全面开通,各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2.信息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可用之“材”;3.绝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运用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对深度融合的探究与实践还是偶然为之,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他们主要是在上公开课是表现为融合,方式方法较为生硬,融合的层次以及融合的课堂模式有待深化与创新。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需要跨学科的思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科教学方式。
现行课程教学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单学科的形式呈现,相互独立。这样,造成了各科间的知识点孤立,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特点。现在,我们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将各科联系起来,将原本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优化课堂结构。
三、以生为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七个有利”
1.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整节课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而将信息技术融合在语文课堂的环节中,就能从视觉吸引学生、听觉上感动学生,使学生仿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开展教研活动上,笔者发现王老师上课在导入《飞天梦圆》的学习时,就能很好地融合信息技术。老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短片,再出示敦煌的“飞天”壁画和到人类 “航天始祖”万户后,问:炎黄子孙对飞天梦想追求从未停步,那我们的飞天梦是怎么圆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这样的引入,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师恰当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作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2.有利于创设语文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有利于创设语文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旅游大使》时是这样处理的:先播放《北京欢迎您》MTV。随着洪亮轻快的歌声,屏幕上出现了成龙、韩红等熟悉的面孔,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唱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当歌声、画面戛然而止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读课本的提示语,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旅游大使”。 在突破难点“怎样才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大使”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活动场景:邀请学生当信宜市的旅游大使。孩子们兴致勃勃,争着参与。老师设计了“专家点评”和评选“最佳旅游大使”的环节:一个人扮游客,另一个人当旅游大使,其他两至三个人当旅游大使的助手,向游客进行推介。游客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要求,旅游大使和助手们可以利用课堂平板电脑,搜集相关的文字介绍、图片资源、视频声像等来解答游客的提问,从而说服游客。活动开始了,学生们动手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推介语的设计,气氛空前热烈。“旅游大使”们在向游客推介时通过网络、电子白板的投影,声图文并茂,赢得了大家阵阵的掌声。台下的同学作为“专家”,听的时候特别认真,有时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有时还似模似样地作出“专家”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还用平板电脑作为打分器,评价各个小组的得分。这时的老师俨然一位记者,时而采访一下游客是否满意,时而问问专家对旅游大使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生为本,把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的互动跟语言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互相补充、启发,共同促进,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教会孩子们学会倾听、培养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不但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如教学S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明天更辉煌》中的“斩荆棘,破巨浪,前进的步伐不可挡”一句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她分小组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堂平板电脑查阅香港被割让给英国的史料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为收复香港所做的不懈努力等资料后,再让各小组的代表发言——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综合同学的发言去朗读。在听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合作探究的热情非常高,对文本的理解也很透彻。在课后的评课中,上课的老师说:“前几年上这课时,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诗。最后,我是把解释抄下来让学生读熟的,但现在,融合了信息技术,我发现学生们合作查阅资料时非常认真态度、发言又准确、朗读饱含深情时,我觉得一切都已水到渠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合真能事半功倍!”
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探究,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探究、合作的机会,他们就会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地汲取知识、享受到学习的喜悦。
4.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德国的教育家栋科也指出:“思维着的教学活动决定着学习的质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创新,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其想象,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大胆创新。如在调研时,笔者听了一位四年级的老师是这样教《枫桥夜泊》的。该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月落、乌啼、霜、枫、渔火等生动地呈现出来,再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诗人在船上,看月落听乌啼、愁对渔火时,又听到寒山寺“当当——”钟响时,画外音响起:“诗人为何而愁?”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纷纷打开想象的闸门,各抒己见:“诗人想家了!”“诗人因怀才不遇,羁旅在外而愁。”“诗人因国家正遭受‘安史之乱’而愁!”……学生们思维的碰撞点燃了创新的火花。最后,学生们明白,诗人张继是在忧国忧民。于是,该老师趁热打铁,播放一段《厉害了!我的国》,布置学生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在与张继的對比中,把作文写得又快又好。
5.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既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将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单元训练的重点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改变逐字逐段地讲解的传统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当学生被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时,再让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很快明白了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样,课文的重难点就很容易被突破,达到精讲、多读、多练的作用。
一位老师在突破《秋天的怀念》的重点(体会母爱的伟大)时,运用歌曲《母亲》作为背景音乐,在老师感情朗读中伴以课件展示:一位重病在身的母亲在儿子暴怒无常时,在儿子背后作出的默默奉献:不露痕迹地留意儿子、想方设法想让儿子放松心怀时的絮絮叨叨、将心爱的花弄掉……此时,学生感触万分。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已明白这就世间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
6.有利于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还表现在课前的预习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前期作准备工作,拓展教学途径,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做法是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导学案,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讨论,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完善备课——学生已经通过自学明白了什么——这些可以不讲;遇到了哪些难题——这些要重点讲;学生渴望知道哪些相关的内容——在哪个环节插入就恰当。这样,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前备好课,加快了课堂节奏,增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古文《自相矛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向学生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群中留言,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在线交流与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如《自相矛盾》中“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可以在网上、群上讨论,找到答案。由于课前预习得好,教师很快就能上完该则寓言,这时,老师就可以迁移学习:《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寓言的古文以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7.有利于其它教学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还表现在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英语教学融合、美术教学融合等。如在数学教学中,将几何图形、文字等制作成动画等视频图像来展示,学生观察得就更直观,学起来就更轻松了。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极大地拓展了学科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我们要以生为本,扬奋进之笔,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祥.用信息化助力山区教育现代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
[2]郝红霞.抓住四环节 寓计算机多媒体于中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3]靳彤.论以能力为核心的高师实践课程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4]潘国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