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虹
摘要:为了解决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国家领导人客观分析了素质教育的结构,由此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将德育立为教育之首,目的是要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心理健康、道德意识、公共秩序行为遵守能力等,让小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师要积极响应立德树人教学改革任务,全面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联合必要力量优化德育环境,为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准备。本文将从回归生活,确定“接地气”的德育内容;完善实践,创新理实一体化的德育形式;共建平台,完善德育的现实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立德树人教育改革活动。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整合策略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学校所设计的课程结构、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出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分学生,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所以学校的重要课程资源都被投入学科教学活动之中,直接忽视了德育的操作程序与实现条件,使小学生无法及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且由于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难以确保小学生真正地实现健康成长。对此,小学教师必须要全面重视德育,关注学生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需求,切实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环境。
一、回归生活,确定“接地气”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需求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实施质量,关系着小学生本身的道德认同感,所以必须要始终围绕小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来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传统的小学德育之所以无法全面优化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原因便是所选择的德育内容是一些高深的、空泛的大道理,直接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认同感。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现实成活中来选择相应的德育内容,让德育回归现实,由此唤起学生的德育共识,使其积极展开生活联想与现实思考。就如通过全面观察可以判断,本班小学生普遍存在虚荣、物质欲强的现实问题,彼此之间存在攀比心理,也因此让家长承受着繁重的家庭压力。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小学生很可能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拜金、物质虚荣等不良心理,直接损害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就利用“你有!我有?”这一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小学生的日常攀比进行了德育,让小学生思考了自己的日常攀比行为。在本轮主题班会活动中,我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环境、个人需求都不同,并不一定要购买其他同学所拥有的各类物品,每提出一项购物要求都应该以自己的学习、生活需求为基础,攀比心理不可取,希望小学生可以懂得克制与自我约束。
二、完善实践,创新理实一体化的德育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一直是中心与关键,虽然课堂活动组织起来比较简单、便捷,但是却并不能够全面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尤其是在德育中,丰富的实践活动会让小学生反思现实成长过程,使其客观分析自己的品行缺陷,由此丰富学生的德育认知,使其真正受益。因此,小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完善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创建理实一体化的德育形式,为优化学生的道德规范与心理健康做好充足准备。就如在组织安全教育活动中,我就先以主题班会导人了教育主题,让学生观看了消防官兵为了抢救火灾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还播放了《烈火英雄》这部电影,让小学生对消防官兵产生了崇拜、尊敬的情感,使其为消防官兵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到震撼与骄傲。接着,我还引导小学生学习了在火灾中求生的各项技巧与有效方法,希望小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待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我还专门组织了一次火灾消防演习活动,模拟了火灾场景,观察了小学生在火灾中求生的有效行为,使其进一步巩固了理论所学,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再如,现阶段的垃圾分类问题十分流行,小学生也要学习实施垃圾分类的长远意义,由此形成环保观念。对此,我便组织小学生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还组织了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即小学生要负责分类家庭垃圾,还要在社区内整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并推广垃圾分类理念,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教育,以便影响更多的人去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三、共建平台,完善德育的现实环境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实施教育任务的主力军,但是除了学校资源之外,社区、社会与家庭力量也尤为重要,是从根本上优化德育环境的重要资源。而且,从本质上说,德育应该始终围绕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需求得以更新与丰富,所以小学教师也应该积极构建德育平台,以便进一步优化并完善德育环境,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在组织德育活动时,我会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为人处世方式本身就关系着小学生品德意识的形成,且大多数德育计划都需要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实现。比如,为了让小学生主动承担起成长责任,使其学会自立、自理,我就设计了一轮“小鬼当家”的德育活动,要求小学生在周末负责整理家中的各项琐事,解放家长,让家长能够享受生活。本轮德育计划必须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所以我就与学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可以放手,尽可能地让小学生处理家中的各项问题,让小学生负责购买家庭生活用品、打扫卫生、整理家中各项物品等。通过本轮德育实践活动,小学生能够意识到家长平常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劳动,结合自己的辛苦经历真正地理解家长,懂得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校教育阶段组织丰富的德育活动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小学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需求来整理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德育体验经历,引导小学生归纳人生智慧,使其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责编 吴娟)
参考文献:
[1]钟信.立德树人:新课程下小学德育教育思考卟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李淑贤.实施生活德育践行立德树人[J].辽宁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