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2019-09-10 07:22:44袁艳梅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力平行四边形

袁艳梅

“深度学习”不同于表层学习,深度学习着眼于学生数学学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合作学习力和探究学习力,从而实现学生情智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主体意識,提升自主学习力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获得自我感觉体验。学生的主体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形成一种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觉悟体验。这种体验,能让学生以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能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分析事实,能主动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

深度学习力,首先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能主动发掘、建构、验证等。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圆柱体积》,学生遇到了这样的一道习题: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以长、宽为轴旋转都可以形成圆柱体。那么,以长或宽为轴旋转的圆柱体的体积一样大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发现以短边为轴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体积大一些。在此基础上,有学生主动地提出:是否任意一个长方形,以短边为轴旋转,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都大呢?这样,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了学生求真的意向。有学生建议,再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有学生建议,用字母a和b来表示长方形的长、宽(a>b);还有学生建议,能否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上进行观察、思考,等等。围绕着学生的建议,学生展开自主性的探究。于是,有学生经过不完全归纳法,有学生运用严密的公式推理法,有学生从圆柱体的体积实际上是侧面积的一半乘高等不同视角,进行了论证。这样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对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理解得更为深刻、到位。

合作意识,提升合作学习力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自主性学习,而且是一种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性”学习是“合作性”学习的根基。有深度的学习,一定能搭建好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通道。在合作性学习中,学生不仅“教”别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自己。通过“教”与“被教”,学生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有深度的学习,其合作不仅仅包括课堂的在场互动、合作,还包括课后、课余的在线互动、合作。在“互联网+”时代,合作性学习成为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在这种合作性的泛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探索“教”的方法,享受“教”的乐趣。比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等名称后,笔者呈现一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一:三角形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二:三角形为什么叫三角形,为什么不叫三边形、三点形呢?问题三:给定的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形状是一定的吗?四边形呢?这样的结构性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合作建构,在合作交流中把握到知识之间的有机关联,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深度。比如,学生深刻认识到“围成”的含义,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不到,而是指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不仅如此,学生在课后也能自觉运用微信群、QQ群等展开在线交流,从而将研讨向深度推进。

探究意识,提升探究学习力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一部数学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探究史”。“探究”是学生数学学习最为根本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应内含探究的本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引领学生的数学探究。探究学习,彰显着学生数学学习的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为核心的数学素养。只有通过探究,才能不断开掘学生的学习潜质。

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教师既可以采用“以广求深”的策略,也可以采用“以深带广”的策略。比如,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教师的简单告诉,还是让学生基于自我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展开教学。通过引导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学生探究的意向。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会用三角尺、直尺等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边是否平行、是否相等,会用量角器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是否相等等。不仅如此,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还会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展开交流,从中学生能感受到“内涵增加、外延缩小”的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在迁移中发现、归纳规律,学生就能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图形,它们都是四边形这个大家族的成员。

探究是深度学习的基础,能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内涵、体验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建立在探究学习基础之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将独学、研讨和建构等关联起来,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一种意义感、效能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性学习力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学周刊(2017年6期)2017-03-30 16:16:00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