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9-10 19:15丁彤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生学习兴趣

摘 要:初中生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离不开道德与法治课对其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规范,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日益复杂的变化,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兴趣出现了偏低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树立道德与法治课有趣、鲜活、主动、多元的学科形象,让它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生;学习兴趣

现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子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所以,学生只有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它。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呢?下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教学经验作简单的阐述。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增强学科学习的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要真正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科目形成正确的认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先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学校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中学阶段。因此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由于小学阶段很多学校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初中阶段几乎可以算是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初始期,有些认知一旦形成了就不容易改变。最初的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认知对学生后期的学科学习兴趣起着极大的作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等和语文、历史课程的教育内容也是相通的,学生不仅可以触类旁通,更能举一反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生活也影响深远。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文明教育,素质教育等都在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都能帮助他们变成有礼貌有追求有素质的好孩子。我国教育大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内在的学习特殊情感,可以维持学生对学习的不断热情也就是所谓的学习意志力。总的来说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对学生从心理到行为上真正地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正确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效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会激发同学们一直感兴趣的学下去。

二、教师加强相关素养

在教学中学生们会亲其师才会更好地信其道,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两大方面去不断提升自己。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素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理论修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笔者认为加强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其次要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再次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教师平时要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加强向优秀教师学习,加强内省和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最后,教师生涯是漫长的,教师要有执着的精神。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奋斗。新任教师初登讲台可能有些不适应,但随着对教学工作兴趣的提高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会一步一步地提高。总之,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容易,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品德高尚的教师更容易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将有利于孩子效仿自己的老师,向老师学习。

三、增加社会共识

家庭、学校、社会等都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理念。因此在家庭层面家长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置阶段,在入学以前就是父母等监护人作为教师在思想品德上给予行动上的教导,在入学以后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认知。这种家庭教育看似无教材、无组织、无考核,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的影响力要比课堂教学重要的多。因此家长要增强家庭与学校联系。学校也一样要重视。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重要的教育者,不僅要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向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更要在思想意识方面专注一致。因此,家长要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众多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着千差万别。当然,家校沟通合作也离不开学校的主动与努力。学校也应该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道德与法治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多开展与此相关的校园活动,如多彩的社团活动,以集体为单位的校风创建比赛,评选最美中学生等。

总之,家庭、校方、社会达成共识,为同学们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兴趣一定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其龙 主编.赫尔巴特文集(教育学卷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孙立军,刘爱军.“六个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

[5]韩翔字.高中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评价方式转换的角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3(02)

作者简介:

丁彤(1992.5-),女,汉族,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初中生学习兴趣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