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测试成绩分析法浅谈

2019-09-10 01:38:55王一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加涅归类课程标准

王一舟

摘 要:测试是高中学习中的常规内容,其目的是检测教学成果,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结合教育心理学方法,对试题进行分类后统计得分情况,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为后面的教学改进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测试成绩 ; 试题构成 ; 得分统计; 数据分析及建议

背景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师生都很关注每次测试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关注每次测试的分数,往往忽略了分数所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发展程度。这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利用测试的价值,甚至曲解了测试的意义。为澄清测试的功用,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充分合理运用测试成绩来指导教学开展:①试题构成;②得分统计;③数据分析及建议。

首先,将试题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1]分类,分为以下5个层次:

1.辨别 辨别是指能有效区分所给属性相近的不同对象,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利用所记忆的文字或图像信息,不需整合加工,而用以区分相关对象或判断正误。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

2.概念 对学科核心术语或关键词的理解运用,如归类。

3.简单规则 少数概念之间的整合运用。

4.综合 3个以上数目的概念进行整合运用。

5.高级规则(探究创新) 这类试题集中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群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空间也常常设置成只有起点,但没有明确路径或终点。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熟悉相关背景知识的条件下,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属于最高层次的要求。

其次,将试题按划分层次进行归类,并统计各层次的得分。

最后,参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2],依据得分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实际案例:

以笔者所在的铜仁市高三全省适应性测试某班生物成绩为例:

依据R.M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将试题分为辨别、概念、简单规则、综合和高级规则5个类别,并统计分值。

1.数据分析

⑴ 5个知识类别是按对学生能力要求,从低到高排列的。由表可知,能力要求最低的辨别类知识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这个跟考纲的要求有关,可能原因是该部分知识没有列入考纲,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弱化的缘故。

⑵概念类知识作为基础,其得分率并未能有效支撑起高级知识的要求,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不够。同时因为部分学生脱离教材,基础较弱,知识系统化程度不够,使得综合类知识的分化明显。

⑶得分率最高的是简单规则类知识,其次是综合类知识,由此可以判断学生的课后练习强化是比较扎实的。简单规则与高级规则的标准差较小,在基础较弱的情况下,这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支撑。

2.启示与教学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教材是本,习题是强化巩固训练,二者都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切不可舍本而一味刷题。这样的结果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换得的却是不够系统,基础欠缺的零散知识碎片,很容易就会遇到学习的瓶颈。而要想获得更大上升空间,则务必注重基础的夯实。

尤其对于后进生而言,基础更是重中之重,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中的障碍就会大大增加,容易失去對学习的兴趣。这样,即便是在高考的牵引拉动下,学习也容易由主动变为被动。这就提醒学生们,在课堂的引领下,教材与练习要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好学习资源。

反思与改进建议:

本研究结合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结果对试题进行归类,符合测试的要求,对于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但若要更加全面的反映问题,可以尝试结合以下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分成了模块,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将试题按所属模块进行归类,并做相应的统计分析;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将试题进行归类和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加涅 等著:教学设计原理【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N】,2017年版.

猜你喜欢
加涅归类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电表“对”与“错”归类巧掌握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分类教学策略研究课例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
心理语言学卡罗尔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理论述评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8:28:13
利用教育理论设计彰显复习课堂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