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统编本三上)教学设计(二)

2019-09-10 07:22向桂辛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拟声词刺猬自然段

向桂辛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会认“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

2.能找出描写小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

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1)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什么想法?

(2)预习课文后,我们都知道了“带刺的朋友”是谁?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刺猬的什么事。

(2)识记难点生字。

强调“枣、测、聪”是平舌音,“馋、逐、扎”是翘舌音。

结合字理,出示汉字演变过程,帮助识记“馋、缓、枣、聪”。

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讶、测、监、逐”。

结合动作表演识记“扎”的不同读音及用法,请学生组词。

(3)书写难点生字。

重点指导“枣、刺”“匆、忽”两组生字的书写,比较相似部件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全班小结。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识写“聪”。

板块二  感知内容,一次复述

1.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刺猬的什么事情?

(2)哪几个自然段写刺猬偷枣的过程?

2.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画出刺猬偷枣的语句。

3.师生共同梳理偷枣的第一步。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余步骤,教师归纳整理,学生填写在学习单上。

5.借助学习单,进行第一次复述,只要求说出基本过程即可,为课后练习第2题做准备。

板块三   感受语言,二次复述

1.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

一边默读一边圈画描写小刺猬动作的词语。全班交流。

(1)学生圈画的是描写动作的词语,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动词前面的形容词或是拟声词。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读“诡秘”的意思,然后指导读出悄悄、小心翼翼的语气。

(2)“哗哗作响、噼里啪啦、噗的一声”,一连串拟声词的运用,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这些描写一定要让学生有声朗读,学生会在描摹中感受到刺猬用力摇晃树枝,跳下枣树的画面。

(3)“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急火火地跑去了……”。作者宗介华文笔洗练、传神,寥寥几笔就将小刺猬灵活、逗趣的模样写得淋漓尽致。教学本段可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中尽情感受生动的语言带给我们的阅读快乐。

2.理解“高明”一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的形容词、拟声词就是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学习到这儿,请学生说说“高明”的意思,对词语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3.将有意思的词句摘抄在学习单上。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教材明确指导摘抄的方法。

4.在第一次复述的基础上,在摘抄好词好句之后,让学生进行第二次复述。这一次的复述,要求用上那些生动有趣的词句,从而使學生能力进一步提升。

板块四  前后对比,体会情感

感受作者文字中流露出的喜爱之情。在理解全文内容,感受小刺猬的聪明伶俐之后,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请学生默读三个句子,注意体会加点词语的感情。学生联系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对刺猬的情感随着观察一步步发生变化,由之前的不喜欢到最后的语气里满是喜爱与欢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拟声词刺猬自然段
秋天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照分析
汉英拟声词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美丽的秋天
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