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究

2019-09-10 07:46薛海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薛海燕

摘要:在国家要求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决策之下,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结尾,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建设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格外重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但是现今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为此在教学当中应该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当中便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引言

我国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即民族独具的精神标记。现如今,各类思潮与理念不断涌现,冲击着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进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学校与教师应深层次发掘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征和内涵,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信心与文化自觉。《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就为学生辅以了价值理念,而教师务必要担负起引领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信心的责任。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里蕴涵着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于现今人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人的行为动作有着导向作用,尤其是在人们进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评价,价值观不同,对于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便有所不同。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的进行活动,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便会将人引上歧途。可以说未来人生如何与人们的选择有着重要的联系,也就和价值观联系深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现今社会发达,科学技术进步飞快,人们坐在家中便可以与外界有所联系,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环境之下,许多国家之间都相互进行了文化交流与渗透,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化精神便来到了我国,与我国传统的文化形成了冲突。而这些西方的思想更加的符合年轻人的心态,使得年轻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加偏向于西方观点,使得现今年轻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慢慢的出现偏移。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之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自我检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水平,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自身思想的成长。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善用教材资源

虽然我国各地区初中德育课程的教材不相同,但是其中包含的意义确是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各种教材当中的内容,以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材的不同讲解方式来进行德育思想的分析,以加强学生对于德育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新初一的德育课的教学的当中,统一使用的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在此教材当中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讲述人要自强不息时,便引用了《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教师的职业进行探讨当中,便引用了《师说》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引入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在这些教材当中所引用的传统文化素材,应该加以深度挖掘,从而在教学当中进行深入引导,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成长。再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时候,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以及家长为自己的无私付出,并在此基础上由衷地感恩父母和教师的养、育之恩,进而学会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办法。该章节的知识内容使中学生心底懵健的情感日趋理性化,深入感悟到无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教师的教导之恩,都是父母和教师对自己无私的付出,对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导学生具有怀疑求真的态度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传承和发扬,但是,作为学生,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不盲从权威,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做到大胆质疑,敢于提问。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便从学生自身出发讲述了初中生应该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学习以及自已在学习或者是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只有在科学、客观地理解该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与适应自己生活与学习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通过对“认识自己”的学习,了解自己的不足,体会该章节知识内容蕴含的识人、识己的智慧,才能够在现有的认知之上对于外界的事物进行大胆质疑。早在数干年前的老子就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而且朱熹“格物致知”论强调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达到知识的顶峰,但这个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怀疑,有疑问才有前进的动力。明代诗人陈献章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有怀疑求真的态度。首先教师要做到自己求真务实,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老师的形象是伟大的,学生都是以老师为学习榜样的,但同时,学生也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有自己的思想世界,也有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样才能正真使学生信服,相反,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而为之,学生肯定也不会听从,甚至于有些学生会照搬照做。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教师要做到民主,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见解,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质疑,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教材中的观点有不同见解的也要及时提出来,不要遏制学生的个性。只有学生把问题提出来,教师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带领学生在讨论中,寻找真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怀疑求真态度对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都是重中之重。

(三)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社会想要保持良好的运转,除了道德的约束外,还需要更多规则和秩序的保障。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明白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也知道社会上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培养自己以礼待人、礼貌诚信等优秀品质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善用法律的合法公民。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创新刻不容缓。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于初中的各个年级,并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初中德育建设中也有较高的价值导向作用,便以教师更好地联系實际进行教学,推进初中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桃.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45-146.

[2]闫哲.传统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及途径[J/OL].学周刊,2018(30):48-49[2019-07-1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27.

[3]闫哲.传统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及途径[J].学周刊,2018(30):48-49.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