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鬼畜文化这一亚文化依托于网络这一大平台,在年轻人群体中快速传播,网络平台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狂欢的舞台。鬼畜文化自诞生之初几经改变发展到现在的态势,从极其小众人的趣味变成了一大群人的集体。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可以更好地研究鬼畜文化的特点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鬼畜
网络世界是一个天然的“第二世界”平台,大家互相匿名,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交流。特别是在微博、论坛这样的匿名对话交流网站上,对于某些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更容易发生“群体高潮”。视频网站同样也有集体狂欢,如国内的A站(Acfun)、B站(Bilibili),国外的N站(Niconico)等成为群体狂欢的一个集中地,狂欢的核心领域就是鬼畜。在这样的背景下,鬼畜这一小众现象,演变成了亚文化中的一份子。
一、源自民间的诙谐文化——鬼畜文化
鬼畜一词源于日本,原本是佛教用语,用于诅咒残暴不仁的恶徒来生不得为人。现在这一词汇的词义被扩大,除了保留部分原有意之外,现在的鬼畜也指实施性虐待的行为和通过特定剪辑处理的视频。鬼畜视频最早的名称并非是“鬼畜调教”而是“音MAD”,专指对音乐和视频画面做重新剪辑合成后的作品。最早的音MAD系列是上传于N站的“最终鬼畜蓝蓝路”系列和“创价学会”系列,随后这些视频通过网络进入中国的A站和B站,并使用音MAD視频《最终鬼畜妹·S》中的“鬼畜”作为中国大陆早期音MAD视频的统称,以其极为独特的剪辑和精神污染的效果获得了一小部分人的喜爱并开始了自发的创作。
传入中国的音MAD很快发生了异变,最终分成了三个板块“音MAD”“鬼畜调教”“人力VOCALOID”,在这里我们只讨论鬼畜调教。
当前的鬼畜调教视频风格总体看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松弛有度的快速剪辑风格、诙谐甚至低俗的剧情、具有节奏感的画面和音乐。狂欢理论寻求各种复杂因素的融合,寻求形式上的开放,拒绝把人和世界看成已经完成的。在鬼畜调教视频中,所有的素材、人物都有无尽的可能,这些素材人物是一个空白的符号,可以被赋予各种复杂的意义,通过解构和重组形成视频,坐在电脑后的“知名不具”的人们用弹幕实现狂欢。
二、解构与重组——狂欢的鬼畜视频
鬼畜文化中最具有狂欢精神的一点就在于颠覆理性化的思维结构,无视一切权威、追求平等的精神,是对正常逻辑思维的解构,也有部分鬼畜视频具有很强的社会讽刺意味,制作者们否定一切权威,否定素材人物原本的意义,对人物定义进行解构并且重组,赋予全新的含义,观看这一视频的观众使用弹幕进行非即时性的交流。从这一方面来看,鬼畜视频和古时的狂欢节颇有相似之处,这样的狂欢并非是一种视觉奇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是狂欢的构成者。
(一)解构一切。从鬼畜调教视频的素材上来看,可以明显的看出鬼畜对于权威和理性的解构,特别是对于权威的颠覆性认知。在国外,YouTube上点击率高达500万的鬼畜视频是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人的隔空对唱,视频里的这两位美国总统,唱着《芭比女孩》这样内容颇为调笑的流行歌曲。在国内,雷军、马云等行业领军人物同样成为了鬼畜全明星中的一员,如雷军主题鬼畜《Are you OK》。
(二)重组所有。鬼畜视频的另一大看点在于剪辑和拼贴。早期的鬼畜剪辑使用手法主要是加快原视频和原音频,“快速”是最主要的特点。现在的鬼畜视频在重组的过程中更加注意视频的节奏问题。以“伊丽莎白鼠”的鬼畜视频为例,这个UP主是当前B站鬼畜区最受欢迎的UP主之一,视频一经发布就会有上百万甚至千万的点击率,他的鬼畜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你没有玩过的贪玩男悦》这一鬼畜视频,其开头有别于一般的鬼畜视频,开头的原素材并没有进行加快,甚至有部分语句做了刻意放慢的处理,视频在整体风格上保持了快速和较强的节奏,同时保持较慢的段落给人以延宕之感。
这些视频素材重组而成的最终视频产品,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是有意识的内容,这一内容可能是批判性的,也可能是褒扬性的;二是无意义的娱乐性内容。
前者以《我的洗发水》为例,这一鬼畜视频一度在B站的鬼畜区登顶霸榜,观众在弹幕中狂欢地刷着相同的内容,呈现出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从内容上看,这个视频以成龙做的霸王洗发水广告为素材,成龙原本在广告中想表达霸王洗发水真的可以乌黑头发,不是加特效的成果,但这一含义被重组后成了嘲讽洗发水广告加特效的效果。戏仿和歪曲也正是巴赫金在狂欢理论中所提到的狂欢特点。鬼畜视频在重组素材的过程中,对原素材所含有的意义进行歪曲,甚至正反颠倒,这些素材成为了制作者表达个人观点的工具。
大多鬼畜视频其实不具有意义,其存在只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狂欢的舞台。以伊丽莎白鼠的《我是papi酱》为例,尽管视频整体上不具备任何思想主题,但这并不影响弹幕观众的集体狂欢。在全民的狂欢中,人与人之间仿佛并没有距离,插科打诨成为大家共用的方式,不用顾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地域、性格的差异,在粗俗简单的内容和极强的节奏中尽情摇摆,在荒诞不经的鬼畜视频中消解一切固有的价值观念,进入狂欢的状态。
(三)重新定义。在鬼畜文化当中,对某些特别的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定义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首先,并不是所有经常被鬼畜的人物形象会被重新定义,诸如杨超越其身份仍然是歌手,只不过是一句破音被人们戏谑的调侃成“注入灵魂”。但是有一些人物就被重新定义甚至符号化,成为某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其最好的代表莫过于比利海灵顿。
这一人物最初是在2007年9月30日下午由日本网友上传于N站一段经过删减的GV视频中出现,其中GV男演员比利海灵顿因为匪夷所思的摔跤表演和意义不明的叫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发展,比利海灵顿也从一个演员变成了“自由和哲学的象征”,被仪式化地赋予了“王”的称号,“自由”“哲学”等词义发生巨变。每当鬼畜视频中出现比利海灵顿的时候,总会有人刷“看,是那个象征着自由的男人!”,比利海灵顿成为了鬼畜文化圈对于绝对自由追求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其本身作为男演员的意义被消解了。鬼畜文化用开放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事物,人物形象被重新定义,没有什么形象内容是已完成的,固定不变的存在。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存在是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一个情绪上的泄洪口。日常生活中的压抑和不得不的谨小慎微在狂欢节这一天都不存在了,全部被消解了,在狂欢节特有的仪式下,人们尽情的发泄自己对日常生活的不满,尽情地释放生存压力,在狂欢中尽情的享受平等和自由,尽管知道这样的平等和自由只是暂时的、虚假的。这一点和鬼畜文化的走红非常相似。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鬼畜这样一种可以尽情释放压力的平台自然而然地会受到人们的注目。一个完整的鬼畜视频不仅包括制作者制作出来的视频内容本身,弹幕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观看鬼畜的过程中跟着弹幕观众一起狂欢是必不可少的乐趣。这些弹幕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由“知名不具”者发出,引导着群体共同向一个言论方向呐喊,电脑之外的处于现实中的人沉浸于鬼畜视频中的那几分钟,可以说短暂地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束缚,进入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
三、狂欢式交互——弹幕
从弹幕文化的整体来看,弹幕大致上分成解说式弹幕、吐槽式弹幕、空耳弹幕几种。在一般的视频中(普通娱乐短视频或电影综艺等娱乐节目),重复的刷屏式弹幕默认为不友好的行为,但是在鬼畜视频中,重复字眼高密度的刷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鬼畜视频弹幕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在《我是papi酱》里疯狂刷屏的“444”“啊啊啊”等无意义字眼,这些字眼是配合视频中人物的某一句台词而出现。
弹幕一方面是一种交互式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话语的颠覆式表达。鬼畜视频中高能弹幕往往毫无逻辑,没有思想更无内容,很多时候是对某一句台词的重复,或者是对某个音效的重复,就像人们在夜场舞厅狂欢时发出的无意义叫喊,这是基于对话语逻辑的无视和对传统话语内容的颠覆而形成的。
四、结语
当前的网络基本还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平台,鬼畜调教却并不是一个适合全年龄狂欢的平台。随着鬼畜视频数量激增,其视频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日益受到主流人群的关注,如近期出现的蔡徐坤状告B站鬼畜,认为鬼畜视频的制作严重侮辱了其人格尊严,而B站鬼畜区则与其针锋相对在极短时间内推出了超大量的蔡徐坤主题鬼畜,最终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网民与粉丝之间相互辱骂的口水战。狂欢理论强调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待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观点之下审视鬼畜文化,这一文化既具有粗俗粗暴的一面,又具有狂欢娱乐的一面。对于这一文化,既不能说是好,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批判,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亚文化,促进亚文化和主流文化共进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柳.颠覆与重构:狂欢理论视域下的鬼畜现象解读[J].视听,2018(6):54-55.
[2]张楠.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弹幕文化[J].今傳媒,2015(10):121-122.
[3]高建琴.狂欢理论在影像文本中的建构[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6(2):56-61.
[4]付新玉.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8): 119-120.
作者简介:沈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