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教学立场折射出教师的教学主张,进而对教师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可见,教师的教学立场对于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基于儿童主体地位,确立儿童立场,从而视角转变教学思想理念选择适合儿童的文本解读方式,促进儿童自然生长。
一、对接儿童思维,点燃文本解读热情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项思维活动,只有将文本解读和儿童思维无缝对接,才能点燃文本解读热情。教师要根据儿童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特点,以及思维发展层次,注重创设文本解读情境,并发挥问题的引领作用,激活儿童思维,点燃儿童文本解读热情。
1.情境,唤醒具象思维
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等优势,它使唤醒儿童形象性思维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儿童立场,利用儿童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创设情境,从而唤醒儿童的具象思维,利用儿童具象思维活跃的思维优势,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我先借助一组校园图片创设情境,让儿童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借助《大青树下的小学》插图,引入《大青树下的小学》文本解读内容,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课文插图,猜测这一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个环节,创设了两重情境,首先利用儿童熟悉的校园图片创设情境,并借助图片有意识引导儿童把握介绍校园要突出哪些重点,有效抓住了儿童兴趣和注意力;第二重借助课文插图,深化文本解读的资源意识,不仅使导入更加自然,而且引发儿童对文本内容的猜测,从而使儿童带着猜测进入文本,增强儿童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问题,激活抽象思维
具象思维是唤醒儿童文本解读热情的重要路径,然而儿童进入文本不仅单靠具象思维,还需要推动儿童思维深入,以具象思维为支持,激活儿童抽象思维,实现文字符号向文本意义的建构。问题是引导儿童思维深入的重要方式,它借助问题载体,引导儿童渐入文本,在问题探究中深化文本解读。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先引导儿童将收集到的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通过媒体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扣住“富饶”一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介绍西沙群岛时,扣住了“富饶”一词,课文哪些地方可见看出西沙群岛的“富饶”?在学生完成解读“富饶”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又自然生发出一个新的问题:除了介紹“富饶”,还介绍了什么?最后,用文中一句话说说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的地方?
这个环节,先借助儿童搜集的资料创设情境,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推进,以连环式主问题设计,引导儿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解读,并引领儿童去探究文本手段和文本主体之间的关系,厘清文本结构,收到多重效果。
二、对接儿童经验,构建文本解读路径
儿童对文本的解读离不开经验,包括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对接儿童经验,在新旧知识链接和链接生活中,构建文本解读的有效路径。
1.新旧链接,引发文本对话
语文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又包括学习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儿童既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在新旧知识之间架构起桥梁,从而使儿童凭借旧知识,引发有效的文本对话。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我们可以先引导儿童交流自己熟悉的、写雨的古诗句,并说说诗句表现出雨怎样的特点以及诗人对雨的情感;再引导儿童回忆家乡的秋雨具有怎样的特点,自己对秋雨的情感。最后,引导儿童进入文本,比照本文秋雨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这个环节,先借助古诗句交流活动,调动儿童知识积累,勾起儿童对秋雨的感性体验;在此基础上,回忆家乡“秋雨”的特点,调动儿童生活经验,为进入文本《秋天的雨》进行了有效的铺垫。最后,借助比照式阅读的方式,引导儿童将古诗句的雨、自己记忆中的秋雨与文本“秋雨”进行对比,强化儿童文本解读的目的性,并推动儿童和文本对话,使文本解读更有效。
2.链接生活,深化文本对话
语文来自于生活,因此文本烙上了深刻的生活印记。文本和生活的紧密关系,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够有机链接生活,将文本解读的根植于生活土壤中,从而深化儿童和文本的对话,并推动师生、儿童之间的对话。
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文本第三段主要以概括性的语言描述,抓住这个环节,我先展示生活中“荷花”图片,并要求儿童调动回忆,然后要求儿童对“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展开想象,用语言勾画出荷花的“姿势”。
这个环节,以感性化的图片为支持,引发儿童对生活中荷花的回忆。然后,围绕文本语句进行扩写,儿童扩写活动离不开生活的支持。这样就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建立起通道,深化儿童对文本的理解,并促进阅读和习作联姻。
三、对接儿童话语,寻求文本解读力点
话语方式直接关系着文本解读的实效性,只有当文本解读话语与儿童话语保持高度一致时,教师才能借助话语找到文本解读的着力点,在表演、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
1.表演,从平面走向立体
好动是儿童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儿童好动的特点,根据文本特点,适当地安排课本剧表演活动,让儿童立足于文本,发挥想象力对文本进行改编,让文本立体化呈现出来,迎合儿童话语。
例如,教学《守株待兔》一课,这是一篇寓言,寓言是借助假托的故事阐述某个道理。因此,寓言的解读要扣住“故事性”和“道理”两个重点进行解读。为此,我将儿童分为几个小组,根据寓言的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一个旁观者“智者”的角色,让智者最后对农夫说一句话,让农夫懂得“守株为什么待不到兔”的道理。
表演,有效激发了儿童文本对话兴趣,而且使表演紧扣寓言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创编,突出寓言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平面式阅读走向立体化文本解读。
2.绘画,从割裂走向融合
文学创作似乎与绘画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唐代我国诗人就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不仅如此,各个学科之间尽管涉及的知识面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绘画语言,打破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割裂现状,从而走向学科融通。
例如,教学绝句《春江晚景》一诗,我们可以在多重朗读的基础上,利用儿童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契合诗句内容,引导儿童展开丰富的现象,或为诗歌配上一幅或者多幅图画。这样能够引导儿童借助绘画语言,将诗句的意境直观地还原出来。
总之,儿童立场应成为语文文本解读的应有视角。只有坚守儿童立场,才能开启儿童“悦读”之旅,让儿童在文本解读中汲取有益的滋养,自然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兴隆小学(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