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点,课堂革命大有可为

2019-09-10 07:22赖晗梅
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革命育人

赖晗梅

2017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近年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始终坚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以“思维可见、思维可建、思维可践”为课堂革命主张,梳理了六大课堂革命策略,不断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课堂革命的核心基础——师生关系的重建。教育学实则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师生关系的重构是课堂革命的核心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是观念的革命,是靈魂的革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影响的前提,是课堂革命的核心基础。

一是以教师的“退”成就学生的“进”。好的课堂应当以成就学生为标准,而不应以“秀”出教师为标准。教师有计划有准备的“退”,才能将学生推向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空间,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真参与和深参与。二是以教师的“启”成就学生的“思”。现代教育对“启”的理解更强调引导、开启、诱发。在课堂中,学生的“思”,首先表现为“问”。在有疑处质疑固然很重要,但在无疑处质疑才是教师之“启”所追求的境界。这是点亮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其次,学生“思”表现为交流甚至是交锋。当课堂因学生的“思”发生对话、探究、碰撞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逐渐形成。三是以教师的“讲”成就学生的“效”。这里的“讲”,指的是教师的精讲,而不是满堂灌的“灌”。精讲须以“精心准备”为基础。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讲授”是有其优势的。John Hattie在《可见的学习》中通过对 800 项研究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直接教学仍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学生学习之“效”依然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讲”。

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是学生思维生长的基本生态,学生思维的“进”“思”“效”都源自这份“关系”。现代课堂的教师应该是引导者、推动者、促进者。

课堂革命的人本回归——从课堂走向学堂。课堂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而“学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这“讲”与“学”中间又以教师的有备辅导和学生的主动投入为纽带,联系着课堂中的两个主体。由课堂走向学堂,是学生“进”的必然。

在东小的课堂变革中,教师有计划的“退”是课堂走向学堂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的“退”不是隐退,而是点燃。在这里,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讲堂,是以学定教的学堂;学堂,是真参与和深参与的学习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习的“本”是什么?是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是思维的生长。

课堂革命的技术支撑——指向未来的学习科学。现代技术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云端学校、直播学校、数字智库,正在实现着优质资源的共享。云技术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了更多可能,“云”端的各种技术设备和学习软件、全过程数据采集、数字体验技术改变着教育教学的范式。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将手机、平板、笔记本、实物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思维导图等运用于课堂,可以为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脑电、脑磁、脑血氧探测技术、近红外技术等可以侦测脑在学习的过程的活动规律,这一定会带来教育范式的改变,一定会重塑学习规律,在课堂革命中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因此,在这信息过载、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着眼于培养具备“4C”——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创新(creativity)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习科学必须指向未来,学习方式必须转型,教学设计必须走向学习设计。也就是要基于现代技术,基于学习者,在现场、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跨界、跨学科、混合式、项目式的方式,实现行动参与、思维参与、情意参与,使学习真实地走进生活情境、链接生活、解决真实问题,为未来做好准备。

课堂革命的靶向管理——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五个维度评价指标,学校据此建立了基于学业测评数据的评价体系,用基于数据的评价改革,推进有的放矢的课程重构,逐步实现课堂革命的靶向管理,让课堂革命走向理性和实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堂革命思维可见、思维可建、思维可践的主张。

另一方面,学校还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的班级和年级报告,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个人报告中,寻找学生个体的素质状况,从学生的个体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形成学生人格品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公民素养的大数据,并进行综合诊断,在品德发展、兴趣特长、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和家长精准帮助。

在实施中,我们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既关注“量”,又关注“质”;既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又留足学生发展空间;既警惕“数据脚印”给学生带来的可能的不良影响,又冷静地运用数据开启课堂革命。站在育人的立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准确实施课堂革命的靶向管理。

课堂革命的理性升华——从教学走向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从这个定义看,“教学”更多的是指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教育是什么?“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从这个定义我们看到,“教育”留给受教育者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培养核心素养,立足人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清晰地阐明了教学必须走向教育——从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转变。

从教学走向教育,需要知道如何出发。课程的顶层设计和落实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几年来,学校在实践探索中正是基于此,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和完善了校本自选订制课程和自選定制课程,将艺术提升、体能拓展、未来课程、德育课程作为重要内容,落实课程的基础性、整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的育人目标需要课堂来承接,课堂革命的策略实则是为育人目标服务的。

从教学走向教育正是课堂革命的理性升华。在课堂改进中,注重技术层面的教学策略固然重要,在教学中更多“教育”的气质,是教师观的升华。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 “教育是一门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教育不易,做好的教育更不易,从“教学”走向“教育”存在于师者的智慧之中。

课堂革命的视野开度——小学校,大场馆。2016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学校课堂革命打开新视野提供了政策支撑。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世界是教材,他人是老师,学习在窗外。

近年来,东小的场馆学习朝着从小课堂到大场馆的学习空间转换,场馆学习从活动走向课程,在研学的行走中生长思维,丰富体验。

“小学校,大场馆”是课堂革命的视野开度:课堂走向无边界——从纯学科走向跨学科;空间走向无边界——从“单教室”走向“多场馆”;教材走向无边界——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角色走向无边界——从“大指挥”走向“小导游”。在这场由课程设计引发的课堂革命中,学习需要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构建“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的世界和视界就会更加开阔。

学校从灯光课堂向阳光课堂延伸,从学校课堂向场馆课堂拓展;研学从活动到课程再到研究性学习。这不仅是空间的变化,时间的纵横,虚实的交互,更是学校对课堂革命的思考和行动,以观念革命和行为革命,开启深度的课堂革命,“深度学习”让思维可见,让学习链接真实的生活。

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学校的课堂革命可以有很多切入的角度:课程设置和实施、学校文化的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时代课堂转型等。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革命育人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的出行革命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