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六步法”在高三生物习题课应用后的反思

2019-09-10 07:22孙铭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孙铭

摘要:通过反思自己的案例认为生物教学应该由“三导六步法”的教学模式化向教学意识形态转变,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高效化。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模式化;教师的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3-0083-02

从2013年至今我校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所有学科推行“三导六步法”的教学模式。“三导六步法”法的理论原则是“导学”“导思”“导练”,转变教师的角色,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六个教学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在践行该模式的过程中,是否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实现课堂的高效化,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出创新思维,把改革的模式持续下去,是否必须“六步”去完成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存在的的困惑,值得我们去反思。

1 高中生物习题课案例展示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我在生物教学中体会颇深,下面我结合最近以自己所带班级讲的一节公开课《2017年高考真题讲解》为例进行反思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授课老师:42岁,教龄22年,中教一级,授课时间:40分钟,授课班级36人,整体水平中下。具体授课过程如下:

课前热身: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小组学生互查,教师巡查,督促其完成课前的作业,“三导六步法”教学模式中导学案是必备环节,学生根据学案的设计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及课后练习反思,将课前、课堂和课后贯穿为一个整体。课前预习把本节课内容、内容的重难点了解清楚,找出疑问点,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课堂重点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拓展和深挖知识点,课后再进行练习巩固。本节课我用的学案是用2017年高考题改编的,学案上第一块是本年高考题的难度分析,第二块是原题再现,每道題下涉及知识点的整理,第三块题型迁移,题型类似的模拟题。在学案上写出要求学生课前把高考真题做完,找出每道题的入手点也就是“题眼”,能力强的可以完成知识点的整理。由于我们学生基础较差,做题速度慢所有大部分同学只会完成第一步的要求。通过做题自己体会高考题的难易,重难点的体现和知识点的涉及面等。准备在课堂深挖知识点,并进行适度拓展。由于形成习惯,学生这一环节用时一分钟。

教师对全部完成导学案情况进行表扬后,给出6道非选择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答案每题6分,批出分数,然后进行独立分析自己的错误之处,可以查看课本,资料,笔记本,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和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在期间巡视课堂,解决学生质疑。大约用时5分钟。大多数同学解决了自己的错题后,教师让第一题在课前出错的同学举手,有12个同学出错,选其中一个水平偏低的同学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分析这道题,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这道题是一道有关减数分裂的题,错误的同学较多,所以需要教师帮助拓展、梳理一下知识点,大屏幕展示减数分裂的手绘图,让学生再现记忆这个过程,紧接着让两个学生板书该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其他同学在导学案的预留的空白处绘出。板书同学互评,改正错误,其他同学同桌之间互评,纠正,最后教师点评。此过程用时大约10分钟。然后继续其他5道选择题,也依次让课前做错的学生分析解决,其中遇到课本上没有体现的知识点比如:盐析,用大屏显示概念并分析和变性的区别。大约10分钟完成。然后留5分钟梳理每道题的知识点完成在导学案上。剩余不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了三道模拟高考题进行检测当堂知识的应用情况,核对了答案,本节课结束。

2 案例课分析

2.1 优点

(1)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能让学生在查资料,动手写,动手绘图中识记重点知识,在讨论点评中理解难点知识。

(2)注重学案的使用,按编写的意图完成学案并能有效督促学生完成。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管住嘴,迈开腿。

2.2 存在的不足

(1)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分析6道选择题用一节课,时间使用多,如果用讲解法可以讲完非选择题。

(2)此节课的方法只限于基础差的学生,对提高高水平学生做题能力,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教师没有进一步讲解。

(3)没有小组合作,只进行了同桌之间的讨论研究。

3 困惑反思及改进措施分析

我这节课是一节校内公开课,由于我校评课“三导六步法”教学模式进行,“三导”:“导学”“导思”“导练”,“六步骤”:(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学生自学,按要求填学案。(3)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4)学生展示。(5)点评包括生评和师评。(6)当堂检测,知识反馈,能力提升。评课标准也是按这个固定的模式,有的老师提出我的课六个步骤不够完善,从而否定课的质量。这引起我深入的反思,教学改革是我很推崇的,经过实践的检验,新的模式比“满堂灌”的讲解的确有很多优点,很大程度上让老师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但是教育一旦模式化了容易僵化和固定化。教学针对的是思想各异的人,一个个有鲜活的思想的人,用一种模式,的确是不能人人获益,所以很多人认为模式化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一概否定教改,放弃前面所有的努力,回归到教师一言堂,这也是不可取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既不是僵化的形式也不是原地踏步或者回归原地。我认为教学改革不仅是模式的转变更应该是教学意识形态的转变。教学意识形态是一个体系包括理论、目标、内容、结构、途径、方式、风格等,不抛弃“三导”原则加入多种范式和风格的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从教学特点出发,抓住学科特征,回归教学的本源,形成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意识形态。在新理念的支持下,使课堂焕发出新活力,注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要被模式固化。让教师从意识形态上改革,革除怕麻烦,不精心备课的坏习惯,革除不以学生学会为本的僵化的模式。教学工作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思维习惯,不一定通过学生展示、学生互评等环节来达到目标,即使点评也可以形式多样。可以不合作,可以两人合作,可以多人合作,形式不拘一格。但总体课堂上让学生处于学,思,练的过程这就是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师的最高教学艺术。才算回归教学的本意。

当然我这节课有很多问题和不足,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琢磨,多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不断磨课,洗课,晒课,让自己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让教学工作不仅仰头望天更能贴地而行。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一体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