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顺燕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想象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打动人们的心。历来古诗的教学都是有板有眼,走得规矩。一般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教师用串讲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大概体会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闷,课堂枯燥无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怎样才能把古诗教学的课堂上的生动、有效呢?笔者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探究如何在古诗教学课堂上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体会诗情”。《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送别提供典型环境。后两句叙事,选取了饯别宴席的劝酒词“劝君更进一杯酒”,凝离别之情于美酒之中。一杯酒,一生情,一个“更”字,一个“尽”字,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全部真挚感情。笔者围绕着这两个字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方法迁移
1.复习回顾。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节奏、有韵味、有情感。
2.自读正音。用朗读前一首诗的方法练习朗读《送元二使安西》,师正音、点评。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二、整体感知,落实字词
1.字词教学。生讨论交流难读、难写的字词,师指导。
(1)渭:难写的地方?(胃下半部分的“竖”)与什么有关?(渭水、渭河)在哪个神话故事中读到过?(《夸父逐日》)
(2)客舍shè: “舍”正音,与“宿舍”对比分析,“客舍”指旅店,这里指王维送别元二时居住的地方。
(3)浥:生在书本上写一遍,讨论如何记忆。左半边“氵”,右半边为“邑”,“湿润”的意思。
(4)强调“轻”的意思,轻尘:微尘。轻,微小。
2.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三、比较阅读,研读诗句
1.对读比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两诗的共同点(至少三点以上)。学生交流共同点:送别诗、唐代诗人、都有“故人”二字、都是七言诗、都是从哪里送到哪里……
2.理解诗意。抓住学生提到的送别诗,说说两首诗都是谁送谁?
(1)李白送孟浩然、王维送元二,讲解“渭城”“阳关”“安西”三个地点。
(2)解释题目《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重点理解“使”是出使的意思。)
(3)呈现前两句诗,并说说与题目中的“送”有什么关系?
生尝试用上面提到的五要素进行两句诗的解释并表达。
(4)聚焦“雨”。借景抒情,有离别伤感之意。
3.探究“柳”字。分析“柳”的意象,学生提到“折柳”,教师适时讲解“柳”的谐音在古代指“留”,进行有写“柳”的诗句拓展。
4.探究诗情。理解“故人”,感受“安西”的荒凉,并呈现相应的图片、诗句。展示沙漠、戈壁、峡谷、冰川、雪山等照片,增强真实感。
师导说: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要到哪里呀?(投影出示路线图)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三千多公里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5.讲解“阳关”在诗句中的意象。播放吟唱《送元二使安西》的音频。
6.回归整体。再次探讨两首诗的共同点,生分享。(两首诗都体现了友人离别时的悲伤感情,都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友人间深厚情谊——送别诗)
7.师引导关注两句诗当中的“西辞”和“西去”,微课讲解“西辞”“西出”,并延伸其他诗句中的“方位词+动词”,如,“东入”“南望”等词。总结规律:“方位词+动词”表示向什么方向干什么。
四、推荐阅读,拓展视野
推荐阅读与送别相同主题的古诗。
五、教学反思
1.整体观照,有声无声落“语”盘
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都是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编者将两首同题材的古诗放在一起,体现了以类带篇的思想。两首古诗语言不同,但离别相似,情意相同。基于教材和编者的意图,着眼于文体,笔者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朗读法迁移到了本次教学中。“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感情”,如此层层递进式的朗读,拉近了孩子与诗歌的距离,他们读得越来越有味道。除了有声朗读,笔者还将无声的默读带进了课堂。两次默读,第一次在浅学后,引导孩子们寻找这两首送别诗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同点;第二次在深学后,引领大家品味二者在意境和情感上的相同点。两次默读,一前一后,看似“无为”的教师,给孩子营造了一个静静地散发着魔力的学习场。就这样,静静地思考、慢慢地琢磨,思维的花朵在孩子们脑海中次第绽放,情感的小溪流过了千百年的文学长廊,“送别诗”里挥之不去的悲伤一点点跃然纸上。
2.文化浸润,一景一物皆有情
部编教材新增了55篇古诗,此次古诗比重的增加,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诗所选取的景物再平常不过,读起来,文化气息却扑面而来。笔者从“柳”这一意象入手,带着孩子们探究景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柳”的谐音为“留”,很多诗文中用带“柳”的词语表达“留”意。在唐宋时期,文人们更喜歡用“折柳”赠友人,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后面诗句中的“阳关”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还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向往。“西出阳关”虽为壮举,又怎奈那里有无尽的荒凉。所以,诗人忍不住为“西出阳关”的友人担心。当笔者出示一组真实的照片时,增强了课堂的情景感。笔者还和孩子们一起对古诗中常出现的“方位词+动词”的表达方式——西辞、西出、东入、南望等等,进行了拓展,从而总结出“方位词+动词”是指“向什么方向干什么”。一字一词、一景一物、一点一滴,都是对文化的丝丝浸润,及时加料,适时增量,与文本对话,与文化同行。
3.巧妙点拨,一招一式润于心
笔者“让学”思想根深蒂固,整节课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急不燥,静等学生去发现,再适当地引导,不留教的痕迹,推动学的深度。古诗词重视“炼字”,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地锤炼推敲,语言凝练,字字珠玑。古诗词教学最忌讳机械地解释字词句,这是小孩子喜欢读古诗不喜欢学古诗的主要原因。当学生提出“渭”字容易写错的点时,笔者抓住时机,巧妙追问,“渭与什么有关?在哪个神话故事中见过这个字?”这首送别诗的最大特点是“送”,本诗的前两句似乎和“送”有关,又似乎和“送”无关。学生拿捏不准,有些迷惑。“前两句诗和‘送’有什么关系?”笔者轻轻提点。孩子们思路洞开:这两句诗写出了“送”的时间、地点、场景,还悄悄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客舍”里藏着悲伤,“柳”里似乎透着不舍。笔者顺势提点孩子,把发现的几个要素串起来,用现代文说出这两句古诗的意思。“古文今译”,竟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完成了。而理解了意思,学生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深情离别的场景,品味到诗句中那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当《送元二使安西》的吟唱声起,孩子们深深地陶醉了。一切,仿佛不经意间。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是笔者追寻的古诗文教学课堂。
[注:本文系江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古诗文有效教学的探究”(课题编号:JME19029)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