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华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育有了新的指引和新的目标。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思维上和个性上已呈现出差异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班主任以新颖、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促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小学班主任应不忘初心,关爱、呵护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从小学中高年级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入手,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以供同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俨然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素质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均衡发展。面对快速成长中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班主任要不忘教师使命,牢记为师初心,履职尽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品格与能力,让他们学会知识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有人文底蕴。
一、以民主的班级管理为前提强化核心素养
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广泛,包含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习惯、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状况、维护班级体的利益、发展全体学生的思维等,是具有复杂性和融合性的艰巨工作,但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而班级管理的民主程度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和谐氛围程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
1.制定民主的班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班级规章制度的支撑,制度也是一种无形的班级管理手段,对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约束和推动作用。随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意识的慢慢提升,班主任在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办法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善于倾听他们自身感受与想法后制定各个板块的行为规范要求。经全体学生民主投票、反馈后形成最终的班级制度版本,用以指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在学生轮流打扫卫生这一细则条例中,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班主任可将决定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广泛商量后给出最公正、最有效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民主选拔班干部
与班级制度这一静态的班级管理“帮手”不同,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动态“帮手”,民主选拔班干部是构建和谐班级氛围的重要内容。学期伊始,班干部选拔便成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班主任可以将职位表陈列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民主竞选岗位的形式发表演讲,而后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各个岗位最佳人选,而非通过指派的形式确认班干部团队。经过民主选举出的班干部队伍,能够真正带动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自我约束与管理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二、以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德育是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稳定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重视德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表现,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表现,更需要得到新时代班主任的深切关注。
1.开展德育主题班会
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按照学期状况分成具体的模块,便于推进阶段性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品德修养。德育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品德修养培育的重要平台,设置特定的德育主题后,让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并进行讨论。例如,在开展班级爱国情怀教育时,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进行手抄报或小作文的创作,同时班主任以多媒体设备为技术支持播放“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的真实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品德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不断磨练自己。
2.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局限于教室的德育教育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终究是枯燥乏味的,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当中去,获得亲身经历与亲身体验,完善道德认识。例如,班主任可以动员学生利用闲暇时光到敬老院做义工,在平凡岗位上感受不平凡的工作,学会尊重他人的崗位和劳动成果,适时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用平等、尊重的眼光看待一线劳动者,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以养成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成型的关键阶段,面对可塑性极强的这一群体,班主任要抓早抓小,持续对他们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让他们尽早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1.班主任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
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既是学生的“偶像”,也是学生的“家长”。基于此,班主任要想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就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熏陶与感染学生。凡是校内和班级内的规章制度,自己也要严格遵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质修养,牢记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2.设立学习标兵,强化学生意识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渴望获得班主任的关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挖掘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标兵。这有助于在班级内建立良性竞争的氛围,又能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例如,班级上有一名学生缺乏自信,可是班主任细心发现他书写得比较工整美观,于是可把他评为“书写标兵”,提高他的自豪感。这样,其他学生都以他为榜样认真书写和表现,大家书写时的态度都端正了许多。
3.遵循求同存异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求同存异原则,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注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以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求同”意味着核心素养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存异”意味着因材施教才是正确的思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与管理策略,以全方位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总而言之,班级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阵地”,班主任要发挥集体的引领作用,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要始终牢记为师的初心与使命,注重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采用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来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该氛围中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朱翠琼.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2]陳方军,于子芳.核心素养语境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J].中华少年,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