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燕
摘 要: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主张回归诗歌的本质——语言,而其实诗歌的情感教育和渗透也必须通过语言这唯一的载体去实现。因此,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言意统一;诗歌教学;情感教育
“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质,即学习语言,把语文课当“语文课”来上。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母语,说到底就是六个字:热爱——理解——运用。只有热爱,才有学好的希望与可能,“热爱”是对祖国语一言文字的态度;“热爱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前提。”“理解”是关键,它把“热爱”变为现实,通过“理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为“运用”打下基础。所以“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这是“理解”的广义概念。“理解”的狭义概念,即指阅读鉴赏中的理解,通过认识作品内部的联系和关系,达到明白或懂得意义的智慧活动过程,诗歌的意义就是理解的标准。
我国当前诗歌教学中理解标准具有综合的、多层次的意义。作为阅读教材的诗歌,在理解标准上包含着三种意图:作者意图、编者意图、教师意图。作者意图是指诗歌的本来意义。编者意图是指选编选诗歌的教学目的,它考虑教材的分量、知识点的分布、单元组合、教读要求等。教师意图是指依作者意图、编者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按照可接受性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变成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具体要求。这三种意图综合起来,就成为这首诗歌的正确理解的标准。这三种意图必须以实现编者意图为主,否則教学就无所遵从了。又由于教学对象不同,理解的标准就有层次的差别。如,杜甫的《石壕吏》,初中学生要学习它,大学语文中要学习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还要学习它,古典文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还要学习它。然而理解的标准,就因学习对象不同而异了。可见,理解的标准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对象而有不同的层次要求。
概而言之,诗歌阅读教学中正确理解的标准,不能以追求诗人本意为惟一目标,而应凭着学生的已知去探求、发现文章的多种意义,实现作品原型理解与创造理解的结合。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发挥他们学习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切己体味。但是,理解必须以作品客观意义为基础,不应离开作品去凭空臆造。
基于上述原因,我便尝试将“言意统一”与“情感教学”结合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课堂实践中。
根据“言意统一”的教学理论,在诗歌阅读理解中所经历的思维活动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从字面中抽取意义。就是说要从语言文字中,弄懂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表述的意义。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中提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鉴赏诗歌,对语言的咀嚼鉴赏是一架桥梁。语言承载着内容,融有情感和思想,是文学鉴赏的必由之路。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作家的高超的语言艺术,品味语言的妙处,进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进一步鉴赏诗歌做准备。
第二,联想搜索,旁及其他。当获得诗歌的某种意义后,读者思绪万千,或者重新搜索相关的阅读资料,回忆过去己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挖掘自己曾有过的相似经验,打开岁月尘封的大门,获得新的认识。我们感受古诗之意境氛围,正如欣赏绘画一样,可以从平畴万里中感受悠远,从峻峭险拔中感受高古,从白云流水中感受飘逸,从秋雨秋叶中感受苍凉……这一切,既是作者之移情,更是读者之体味;是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接载作者而产生的共鸣的效果,也是读者对作品的一次思想感情的升华。
第三,感悟意会,深化理解。所得认识,经过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工夫,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系统。这时思维爬上理性认识的高坡,获得某种顿悟。文章的妙处、写作的甘苦,豁然领悟在心。宋人严羽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例如“月”这一意象在边塞诗中所包含的情味,就足以让人反复咀嚼: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沉郁悲怆,“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的浩渺闲雅……
第四,应用创新,巩固活化。理解诗歌意义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创新,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知识,让知识在类似的情境中实现迁移。比如,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用以往鉴赏诗歌时所体会出的技巧解决新的问题,这是从“抽象的规定”回到“思维的具体”中,遵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其次,从诗歌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快意累累,提笔疾书,一吐为快,遵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引起情感共鸣。可见,阅读理解中的触发实在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在触发中将会越学越聪明。这一点在前人那里早印证,如:张志和《渔歌子》(第一首)不仅历代传唱,而且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苏东坡《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绷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碧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有五句基本上照抄张词,可见苏东坡对张词的推崇心理。虽曰照抄,但能恰到好处地嵌进新词,宛如己出,这本身就是奇绝,显示作者高妙才艺。
总之,“言意统一”与情感教育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诗人正是借助语言的媒介表情达意,抒发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读者也只能通过语言去深入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建立心灵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诗歌。学生学习诗歌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学生身上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起来,主动地探求知识,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