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稳 李玲
【摘要】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提升这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关键。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应注重高中语文的文学教学,包括外国文学的教学。新时代的社会不仅仅要求学生们具备国学的文学素养,对学生的外国文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外国文学 选材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73-01
0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在漫长的教学史中,语文学科一直是教师培养学生人格、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给学生们传达人性的真善美,弘扬正确的三观。社会在前进,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在背景下,西方优秀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學语文教学中逐渐兴起。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要想实施有效的外国文学教学,教师必须改革创新。
一、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理念已经实施几个年头了,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都在。目前的高中外国文学教育多是针对高中教学大纲开设的,教学内容只限于大纲要求方面,课后拓展很少。由于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大多实施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西方文学教学。仅仅将文章的片段选取出来,针对考点重点讲解。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文学情操的养成,对外国文学教学利大于弊。众多优秀的西方文学难以入选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只成为学生课后拾遗的作料。此外,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也是摆在学校眼前的问题。教师的外国文学积累不够,自然就难以开展高效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难以实现。
二、外国文学选材应遵循的原则
1.强调人文气息,注重情感熏陶
为什么在传统教学中,西方文学常常会面临被遗弃的困境呢?这得从西方文学的特色出发。国外的人文理念较为宽松,作者都敢说敢写,批判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但是,这样一味地批判社会是不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更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因此,对国外文学教学应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选材的首要原则就是强调教材的文学气息,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乐观心态。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材里,也不缺乏这样的文章。但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有必要适当加强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
2.强调文学气息,注重美感培养。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对学生美感的教学,语文学科一直是真善美的代言。在西方文学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代 还是工业革命时代,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作家和作品。通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加入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学生们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到了文章中的人性美、情感美、语言美,实现了与作家的情感交流。阅读往往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手段,学生们在作品赏析的同时,实现了对自身美感的升华。高中生们处于身心叛逆的青春期,一味的说教不如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外国文学教学实施策略
1.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国外文化修养
学生的国外文化学习效果与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的主导,对教学起指引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国外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的文化情操。只有师生们对国外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才会逐渐养成。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合作也得以实现,有效的国外文化教学才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和意义。
2.利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论感受作品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例如通过对课文《陌上桑》的学习和《荷马史诗》的学习,对于罗敷之美和海伦之美,使用了相同的写作技巧,给人呈现出惊世之美。正如莱辛在评价荷马笔下的海伦之美后感叹:“诗人啊,替我们把美所引起的欢乐、喜爱和迷恋描绘出来吧,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来实现其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
3.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会比较文学的眼光来理性思考社会现实及文化生活
正如新大纲提出那样“引导学生关心文化生活。”在国外文学作品中,十分注重对自由和个人喜好的追求。例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勇于斗争;《老人与海》中的搏击风浪;《海燕》中的革命热情等,都是西方人物个性追求的直观体现。再如影视文化的“韩流”,香港的“暴力美学”;美国的商业文化、速食文化、流行于世的各种亚文化等等,良莠不齐。教师可以将中西方文化作品实施对照教学,对文化差异、文化背景实施教学,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生要学会用比较文学的眼光去理解,筛选。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学会如何自处,实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对外国文学的教学选材、存在问题和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要想实现高效的外国文学教学,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当然学生的文学素养绝不是短时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将继续推动外国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
[2]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北京: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