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洁美
班主任工作重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贵的灵魂。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而思想品德教师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我經常思考,是不是可以把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已达到双赢的效果。本文就谈谈如何巧妙融合班级管理,超常激发思想品德课堂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目标一致━━提供了融合的理论契合点
小学思想品德课包括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的课程。该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立足这个课程标准,教师应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教学目标。对于这门课,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不仅仅是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更应该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孩子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优秀的思想品质。班主任工作目标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理念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这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为彼此的相互融合提供了理论契合点,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可以大力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二、教学实情━━搭建了两者融合的现实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我们使用的教材设置很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课程性质看,从学生角度,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善于将课堂上所学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才能彰显课堂所学的价值。从教师角度,则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安排和设置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小学生行为特点、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实际运用━━展现两者融合的超级能量
(1)引入班级管理难题,依托课堂教学巧妙化解。班主任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在处理一些事情和问题时,有时往往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还是寻找不到突破口,事情的发展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个时候,思想品德的教学或许能给我们一个突破口,帮助班主任将事情和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2)寻找班级生活案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往往有的时候需要很多事例和材料。此时,作为班主任的优势得以凸显。此时,我就不局限于书本中的事例和材料,而是注意“远近结合”,发现寻找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事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这样既能让学生觉得材料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边的事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借助班级管理的成功案例,充分发挥教学的激励机制。在学校办学过程中,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新老校区的合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教师、新的班集体,很多孩子无法很快适应,这就导致重组后的班级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特别是班集体团结方面。不能平稳过度的话,班主任根本无法开展后面的教学教育工作。作为思品老师,在学习“团结向上、良好班风”的教学内容时,我就有机结合了班级中目前存在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育他们应该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并引导他们课后要付诸行动。思品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既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又有效解决了班级问题。
在上完班风这堂课后,恰巧迎来了校运会。让我欣慰的是,学生一改以往大家都不愿意参加的状况,各个踊跃报名,力争为班级争光。但由于受规则限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为争取获得最好的成绩,孩子们还自发组织了班级拉拉队,班级通讯组,给班级的小运动员做好后勤服务,为班级呐喊助威。比赛当天,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拉拉队员在看台上积极呐喊,小小通讯员个个转变成了“大文豪”,篇篇精彩报道频频播出,彰显了班级强大凝聚力。一个个捷报传来更让全班学生振奋不已,使大家都品尝到了团结、进取、拼搏的美好滋味。
班级管理的成功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相互激励,相互融合,让两者相形见长,相得益彰,超常激发了思品课堂的正能量,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