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语文诵读兴趣的教学策略

2019-09-10 03:50吴弘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诵读兴趣中职

吴弘莉

摘要:诵读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于当今文化基础弱、缺乏良好的语感、自律能力较差、语文素养不高的中职学生而言,加强语文诵读教学极具意义。本文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提出了五种教学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授之以法,促之以赛”、“分层诵读,积极评价”、“延至课外,全面发展”,旨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高效。

關键词:中职;诵读;兴趣

诵读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识字教学到蒙学读经,都特别重视诵读。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也提倡诵读。对于当今文化基础弱、缺乏良好的语感、自律能力较差、语文素养不高的中职学生而言,诵读教学对加速其语感的生成、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极具意义。因此,这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练记诵,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理解,进而能够以己声来传作者之情的诵读教学对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尤其必要。如果课堂上教师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诵读接触语言材料,指导学生诵读涵泳,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入情入境,就能促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提高教和学的双重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诵读教学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目前,学界把“教学有效性”规定为以下三方面::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③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笔者认为,追求诵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诵读的主体性,将“撩兴激趣”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在教学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即让学生明白诵读的道理,明确诵读的目的。目的明确,指向性强,则行动力亦强。青少年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积累,则一生难忘。更何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通过诵读积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将提升人的整体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学生讲清楚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是有效的诵读教学的第一步。

“动之以情”,即以名人实例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我国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名士都是善读能诵的读书人,如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钱穆能背诵《水浒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可以说,这些前人之所以博闻强识,均与其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关。在课堂上,笔者将这些名人事迹讲述给学生听,且自身亦常做诵读示范,使学生意识到多读能背是可以做到的,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央养成诵读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即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人性化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诵读,关键是在于引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而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的热情,还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自己的心理和情景融合为一体,深潜其中,真正地感悟,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语言描述、音乐渲染、视频演示等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情境中,提起学生诵读的兴致,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三)授之以法,促之以赛

“授之以法”,即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职生诵读变得可操作。诵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但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正如金克木所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来,这也仅仅是开始,要使“书如甘草’,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

“促之以赛”,即在课堂中给定时间,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彻底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真正拥有自己实践的机会,在竞赛中得到实战锻炼,持续诵读的兴趣。因为,学生自我的实践是使诵读成为学生个性行为的重要保证。譬如,在教《再别康桥》、《致橡树》、《阿房宫赋》等多篇文章时,笔者均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练习、个人代表竞读、小组集体竞读。教学实践可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和谐活跃,学生所学到的诵读技巧获得施展,学习效果得以展现,实现了教学的有效。

(四)分层诵读,积极评价

“分层诵读,积极评价”,即把诵读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细分为三个层次(准确地诵读——流利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采用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增强信心,大胆发言,充分展示诵读成果。诵读评价主要以肯定鼓励为主,点拨指导为辅。评价主体多元化,综合自评、互评、师评,注重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笔者在教授《阿房宫赋》时即如此操作,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诵读方式,激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独特的诵读感受与大家分享,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能力性和差异性,既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了提高,共享了诵读的成功,也使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与人文熏陶的双赢。

(五)延至课外,全面发展

“延至课外,全面发展”,即扩大语文诵读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辅助学生提高诵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持续的发展。通过诵读训练,学生的诵读水平的确有了较大提高,而要使诵读教学的效果得以持续,使校园里处处充满琅琅读书声,仍须组织多样化趣味化的活动,如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课外读书活动等,将语文诵读教学延伸拓展开去。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相继展开了“诗韵流长珠玉华章”城固职教中心经典诵读大赛,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城固县首届朗诵大赛》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语文教研组分年级在操场上开展户外晨读活动。学校语文老师开发校本教材——《城固职教中心语文早读美文》,旨在使语文诵读深入学生生活,变有限的课堂教学为无尽的课外诵读。

三、结束语

以上是为实现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的有效而提出的五种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在明确诵读目的,使学生肯学、愿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意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使学生想读、好读;“授之以法,促之以赛”,意在指导学习方法,任务驱动,使学生能读、会读;“分层诵读,积极评价”,意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敢读、乐读;“延至课外,全面发展”意在拓宽学习空间,导向生活,使学生读好、致用。

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衔接,又相互融合,虽不能涵盖诵读策略的全部,但却是主流的体现,在教学实际中,可灵活运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诵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回到语文教学中,焕发新的光彩,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梦然.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诵读习惯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

[2]彭勃.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3(3).

[3]汪菊花.语感核心与诵读教学[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诵读兴趣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