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44缪育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53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数学微课

缪育振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趋势,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首选。微课教学对比传统的教学,它有不可超越的优越性,但微课只不过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应用。那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有效利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模式,而且让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学,借助微课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更有教师认为这是“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那么,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究竟要如何來进行?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利用适合自身课堂信息技术资源,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和评价工具。微课其实就是利用教育技术提前录制的一种小课程,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课程预习作为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利用微课提前把一些需要学生弄清楚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把重要的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微课录制,把一个三角形通过动态演示,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给了学生一个非常直观的画面,同时引导学生明确不管位置怎么变化,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始终没有改变,一个动态的微课很好地揭示了寻找全等的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接下来的教学留下了探究的悬念: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为什么位置变化了?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始终没有改变?各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有了这一层次的铺垫,学生的预习就变得有目的性了,他们搞不清楚的地方也会提前做好标记。等到了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就会带着预习的问题来进行听课,针对性更强,听课效果也更加高效。

二、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依靠信息技术支撑的微课能把课堂所需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把静态与动态有效结合,声音与画面有效融合,从而让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在直观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对比传统的教学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函数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难是因为这里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较好地理解和接受。而微课则可以有效地解决抽象这一问题。因此,在讲解函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这一独特优势,把函数的各种表述通过代数、图象或表格以动画配上声音讲解的形式进行讲解,像二次函数的系数、指数(对数)函数的底数等如何影响函数图象、函数图象的伸缩(平移)变换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等得到直观清晰的表达。学生在如此直观的教学环境下自然就容易理解多了。再例如,讲授《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不妨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猜想和验证,其公式为a²+b²=c²。然后再把课前已经制作好的《勾股定理的来历》《勾股定理》的验证微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勾股定理,为接下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微课进行有效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如何合理使用教育信息技术中提到:应积极开发与利用计算机(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以便于教师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这里的特殊需要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满足教学的个性化需要,一节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总会有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不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利用微课则可以不断循环播放,利用这个特性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后复习的形式进行再次学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单元复习的时候,利用微课进行复习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个性化的录制,把容易题讲解、中等题讲解、难题讲解分别进行录制,同时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贯穿其中。在复习的时候,采取建立微信群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观看不同类型的视频(当然如果容易掌握了,可以要求老师推荐难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安排时间观看后,那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就基本掌握了。等学生再次回到课堂后,那么可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不同小组的学生结合微课谈谈自己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帮忙一起梳理,同时还鼓励在题目程度比较难学习的学生结合微课为其他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课前微课的复习和课堂的知识检测,提升了复习的效率。而微课在在这一课堂教学中功不可没。

总之,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后还可以进行知识巩固。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技能,结合教学的实际,让微课教学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侯旭奋.借力微课增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3).

[2]张慧萍.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视频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0X).

[3]王莹.利用微视频与导学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平面向量》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16.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数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