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爱玲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了當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优化学习方案,即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房展,推动初中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并达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全面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入的影响。尤其是在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小学生团结协作等多种能力。本文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更是对初中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满足了初中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维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素质教育以往成绩为主思想的影响,初中大多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和学习重视程度不高。且部分初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技术教学场所和设备不足,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产品,但针对系统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和使用方法了解并不多。且家长以及初中学校对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建设认知不足,必然造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受阻。
(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人才不足
由于初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认知水平不高,导致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人才储备不充足,无法满足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另外,初中学校通常选择以其他学科教师来补充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空缺,在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系统性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选定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选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如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课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媒体软件将网站、模块等信息嵌入到动画中,以风趣幽默形象的图片展示模块的功能,让初中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初中生在小组中讨论网站中的模块以及要素信息,将各自的理解落实到纸上,并最终汇集成小组学习答案。
(二)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效分组
初中生由于个性差异性较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构建有效的小组,通过性格互补、优势互补的方式对小组内同学合作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制作“网站”的过程中,部分实践能力强和思维灵活的同学与学习成绩好但实践能力弱的同学分成一组,小组内同学可以取长补短,成绩好的同学理论知识扎实,能够为实践能力强的同学提供理论支撑。反之,为其提供实践经验指导。在制作“英语交流网站”app页面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强的通过指导实践操作的同学对登录页面进行系统设置,并融入自身个性化的登录页面特征,吸引眼球,突出“英语交流网站”app页面的个性化特征。
(三)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反馈机制
通过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反馈机制,对小组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之间互评,及时的反应小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一方面,锻炼了初中生的自我反省能力,自我纠正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培养优势互补和团结协作的思维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反馈机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速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等,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重要地位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结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需要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相对比较形象的图片、画面,并增强小组内初中生的讨论学习主动意识,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增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初中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氛围,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可以全面的塑造个人的学习个性,打造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优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继而使得初中信息就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应用效果。这就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刺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与应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成熟,能够被更多的学科教学所认可,被广泛的应用到英语、数学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志朋,马云霞.浅谈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与策略[J].读书文摘. 2014(20)
[2]谢本兵.合作方能进取——浅谈高中学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