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琦
【摘要】与传统媒介下的信息传播相比,通过微媒体传播信息具有移动化、迅捷化、碎片化的特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注意力挑战,削弱了其信息传播效率。为了提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有效性,需要传播主体们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注意力挑战;应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的注意力挑战
1.1 解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权威性
从整个世界传播的历史来看,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会对信息传播造成巨大影响。当前,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媒体技术的革命,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实现了多重角色转变,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能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微信、微博的大放异彩,更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以其信息传播精确化、互动化的特征,让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尽管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践成果更依赖传统主流媒体传播,但对微媒体力量的使用已成流行化趋势。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思政素养、理论功底扎实的网民,可以利用微媒体自由传播相关信息,并通过传播者和传播者、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网络,延展传播深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去中心化”不可避免,解构了主流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权威性,加之对微媒体的依赖让受众缺乏对信息的深度思考,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根发芽”。
1.2 分散了受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注意力
微媒体的发展加重了互联网上“众声喧哗”的趋势,不同人群对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上的不同诉求,造成了价值观的撕裂。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受众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次传播遇到了种种挑战。微媒体的年轻受众在思想活动上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独立性和特异性,且对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着强烈的要求,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他们更愿意接收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价值观念。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通过谣言、虚假故事、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传递给年轻受众,极易动摇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微传播的无门槛化给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海量化的信息一方面拓展了受众的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扩宽了其注意力范围,使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关注。很多传统媒体在微媒体的冲击下遭受生存危机,信息传播影响力大打折扣,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力度被削弱、传播也不再固定化,受众自然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上。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注意力挑战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微传播中传播主体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主体是党政机关、社会组织、思政工作者、忠诚于馬克思主义的媒体人。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注意力挑战,传播主体需要加强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认清当前时代主题和潮流,根据微传播流行化形势,调整传播理念,主动贴近受众,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应对现有传播模式进行重组,主要包括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以及传播语言的重组。微媒体可以帮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扩宽传播路径,丰富传播手段,更有效率地吸引受众的关注,传播主体就应强化对微媒体的使用,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常态化。传播主体还需要加强对微媒体技术和语言的把握,利用微媒体多向传播、互动传播的特点,使受众群体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环境建设中的一员,从而提升微传播的力度和关注度,扩展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范围。
2.2 加强微传播中传播内容的建设
微传播语境下,受众群体在视觉消费上所占比例非常大,一度催生出火爆的短视频市场。受众对视觉内容的要求是具象化、感性化,能够以较为新颖的表现手段激发其思考。针对这一需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主体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目标,比如利用当前发展比较火热的虚拟现实技术,让受众群体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其意涵。除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传播内容建设,还要增强内容本身的建设,以贴合受众需要。如《开卷有理》节目推出的《马克思靠谱》系列,把马克思的生平、思想、爱情、学习、性格等,与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建立起联系,给受众一个不再“神”化而是活生生的“人”的马克思形象,对年轻人的工作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应给予受众群体更多的话语权,把他们以微信群、微博群的方式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及成果的传播中去,在扩展传播影响力的同时,使受众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理论,增强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内容的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去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而是要适应微传播规律,根据微媒体受众的语言和心理特点,适当扩充扩充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当下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所期的宣传目的。
2.3 加强微传播中传播渠道的建设
为了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微传播的注意力挑战,推进微传播的渠道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探究微传播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传播规律,发挥两者各自的优点,使得两者之间形成内在深层的交织互联和相互推进的效应,以建设覆盖广阔的传播阵地,为微传播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材料,使得微传播在影响受众方面起到真正作用。其次,微传播要做到网络优先、移动优先,如今的微传播阵地是多元意识共存的阵地,不仅是新闻竞争的争夺地,同样也是理论传播的争夺地,必须抓住微传播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转发、评论以及再加工的过程。再次,采取微传播与组织传播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各有特点,互相借鉴,优势互补,将二者综合运用于传播当中。组织传播参考微传播的模式,微传播依托于组织传播,两者相互转化、借鉴和渗透,使得信息更有效的传播。
2.4 加强微传播中传播效果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战的最终目标是深化微传播效果,对受众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构建形成指引。为加强微传播中传播效果的建设,首先要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受到的关注度,扩大受众群体规模,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理论被受众在深层次上接纳。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关注度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借助微媒体手段,创造出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模式、语言系统和反馈机制,将微传播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转化为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洼地。其次,消除受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距离感,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利用微媒体与受众增加接触和互动,实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对话,保持同步的视角,这对增强微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完善对微传播体系的监管,微传播带来的是更加多元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更加开放的传播环境,因此必须以健全的监管制度来平衡和管理,,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微传播受到多重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林彬:《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媒体观的再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2]陈锦宣:《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3]邓艳葵:《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