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贵良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身上,践行新课改理念,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素养。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为一线政治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策略
高中政治作为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学科,在对政治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除了要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对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步。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一、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认同
我国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的相关教育。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我国的家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的认识,之后再利用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相关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认同。还要明确的是,所有人都必须对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尊重和信仰。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认同是时刻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等。
(二)培养高中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本身作为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其不仅能够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进行追求和实现,还能够使得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及意义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获得更高的境界。并且不随意跟风和盲从一些事物。因此,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理性品質的有效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其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将其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培养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内容,且其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不仅有着政治经济等知识内容,还有着社会文化生活等。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中进行公共参与素养的教学就极为重要。社会没有了人就不能称为社会,同样人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因此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来说,其就要将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培育,通过对于公共素养知识的传播,使得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为其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高中学生法制意识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是另一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的法治意识的培育。对学生的法制意识进行培育的过程,不仅影响着学生本身所拥有的法律素养,甚至和关系着我国法制的建设进程。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希望,只有对学生的法制意识进行培育,才能够使其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降低社会的犯罪率。另外,学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
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根据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将知识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但是需要注意的时候,确保教学内容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最好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此来提高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真正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采用情景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种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也能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以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案例的选取去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挚情感,引发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
例如,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笔者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段讲话材料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自然规律为准,按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并通过3个设问,即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评价标准,从而让学生心理上受到触动,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这一知识点,并认同党的主张的正确性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为祖国可持续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情感,达成政治认同。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高中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高中生具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但缺乏理性;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易出现困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逆反心理和行为;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易感情和冲动用事,不计后果甚至触犯法律。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德育和法治教育活动。
例如,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中的“主体差异性”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主体差异性的原因时,冬季雾霾严重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讨论题:雾霾成因之我见?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上网查阅资料的,有翻阅图书的,有制作幻灯片的。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更让他们能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去收集、选择、整理自己的论据资料,构建理性的思维体系。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以政府、司机、农民等不同身份理性地阐述了雾霾的成因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学生们都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出合理的论据,逐渐形成严谨的理性思维,使自己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
(三)丰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公共参与,就要引导学生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外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用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外交活动的相关内容和政策,加深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报告的方式,去深入的思考学科社会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精神, 也能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分析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且将一些疑难点都提出来,最后在大家的讨论中,得到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学生生活在学校, 而学校有时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对于周围的社会生活就会有一定的亲切感, 渴望从所学的知识中找寻到一定的理论依据。
例如,在“税收”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动画导入的方式,采用动画的方式来详细的介绍税收的来源,税收的形式和它的变化过程,依法纳税等。 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能力,又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认同,养成一定的理性思维,并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