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晨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鉴赏正是人们对于音乐的一种感受与体验,它由鉴赏与鉴别共同组成。加大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培养我们的美德。同时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在高中的教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能力 策略探讨
音乐作为一种形式优雅的抒情方式,怎么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深刻的领略到其魅力呢?这离不开我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在当下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活中的美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所面临的困难
从近几年来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大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高考所考的课程上。且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形式枯燥、传统,这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得到情感上的升华,学生对于英语的感悟也比较狭隘。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没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使得音乐鉴赏成为了一项教学任务。最后,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因此对音乐鉴赏的感知力也不强。这些都制约了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1)鉴赏音乐要与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共鸣。音乐教学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将听到音乐所想表达出的情绪与我们实际的生活相结合。要知道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去体会,才能真正在音乐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鉴赏的技巧。例如,在《自然之韵》的教学课程上,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百鸟朝凤》的音乐。音乐完后,教師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来判断该作品中不同乐器的种类与特点。接下来教师继续播放音乐《海浪的嬉戏》,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闭上双眼去体验作品,并通过对比让学生们感受作曲家对大自然声音及情境的创造手法。最后引导学生继续沿着该思路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就是音乐所带给我们全新的一种体验与感受。
(2)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音乐的美。音乐鉴赏所产生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令人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从其韵律与节奏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能够带领着我们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进而探寻我们的内心世界。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要使学生与音乐合二为一,真正融入其中。例如,在鉴赏音乐《沃尔塔瓦河》时,我们不仅要能辨别其节奏的变化与各种乐器之间的完美交叉,还要体味每一种乐器所代表的语言与情感表达。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去想象沃尔塔瓦何的迷人景色。这样学生也会沉浸其中,更好地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好。
(3)音乐鉴赏教学要具有开放性。新时代下的音乐鉴赏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开放,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而扩大音乐鉴赏的范围。现在的高中更喜欢流行音乐,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流行乐,以提高音乐鉴赏课程的丰富性。例如,周杰伦是高中生普遍喜欢的歌手,他的创造具有特色且广为传唱。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赏析中播放周杰伦的曲目《千里之外》。通过音乐的欣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首歌包含了几种曲风?这些曲风之间是否有冲突?学生们可以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得出结论。可见,通过提高音乐鉴赏的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4)帮助学生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方法与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方法与技巧后能够快速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鉴赏音乐的技巧与传递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们播放视频或音乐,也可以教学生们一些乐谱知识,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音乐鉴赏的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抢答或辩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音乐鉴赏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完善并探索音乐鉴赏的方法,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使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
不容忽视的是,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学生细致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边的美好事物,要体味生命中的复杂情感,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所包含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徐秀芬.音乐鉴赏兴趣教学三法: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42-43.
[2]夏秋雁.全面参与,有效体验: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参与体验”音乐作品[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10):46-47.